你们提个意见。”
“是这样没错。”孙巧红在旁边插话道,“说不定发展得好,能去市里面成立公司呢。我在想,星星幼儿园可以不上,但小学呢?中学呢?你觉得镇上的教育资源不好,那就送她去更好的地方。”
如果说徐慧兰之前还有些犹豫,那么在听到关乎于时星未来的受教育条件后,她也心动了。
“我……我可以吗?”
“怕什么?又不是让你一个人,我们全家都支持你。”孙巧红拍了拍她的背。
几句话之间,徐慧兰未来的发展方向就规划好了。
过了几日,周洁带着一大堆数据返回家中,交给了她。里面包含了成立垃圾处理中心的条件、需要部门审批的手续,和相关人员的联络电话。
徐慧莹听说了这件事后,也在厂里咨询了其他同事,通过关系联系上了几个垃圾处理厂的负责人。
四个月后,徐慧兰辞掉了工作,一家由她担任法人,徐永才、周洁和徐正升注资,孙巧红管账的“家族企业”诞生了。
徐慧兰这才发现,回收废品比她想象得要挣钱多了。无论是塑料、纸板还是金属,以极低的成本收进来,转手就能翻几倍的价格处理出去。
一开始,为了支持她的工作,她去考了汽车驾驶证,徐永才将二手车借给她,让她带着时星挨家挨户地收废品。
时星自带特殊的能力,她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知道物品的属性,哪些是铁,哪些是铜,那些是锡,哪些是合金,根本不需要检测,就能知道里面的成分占比。
徐家也成了第一个因为收废品而在白沙镇闻名的家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此,徐慧兰淡定地说,“怎么不能说我们星星也是一种天才状元呢?”
自从离婚后,她的心脏似乎越来越强大了。
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开始有能力雇佣员工,或者从别的个人经营者那里回收他们的货物。
一年后,规模再次扩大,徐慧兰想要在市里面建设一个小小的分部。家里商议后,干脆让大姐徐慧莹也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