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德国和保加利亚的回忆,“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的政客却借着民族独立争权夺利。”这是奥地利和奥斯曼崩溃的原因。这种其心各异的军队与政府,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现在要能让东欧这些奥匈故地达到奥地利,或者捷克的经济水平,绝大部分人都会更改自己的国籍。
鲁道夫正在给133团的军官们开会,世界上第一种具有实战意义的坦克已经交付给了他们。虽然没有炮塔,但总归是有47mm炮和30mm倾斜正装甲。车高2米,长5.2米,宽将近3米,重12吨。最高速度20km/h,公路行程80km,越野行程50km。基本算是三号突击炮的设计构想,雷诺ft17的性能。鲁道夫直接告诉属下,“你们团今后就是主力部队,有装甲车,有卡车,今天下午都先去研究突击炮,明天告诉我你们的想法与见解。”
“散会。”鲁道夫将半数希望都倾注给了133团,这虽然是一个新编团,但兵员素质都有保障,鲁道夫计划将他们培养成机械步兵团。剩下36和50团,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讲做为战斗的主力,现在只需做好基本的攻坚战和运动战训练。
刚出会议室,鲁道夫就看到了他的副官维克托。维克托将他拉倒一边,悄声说:“有个女孩来军营找你,她说她要志愿参军。”
鲁道夫如释重负,他听维克托的讲述时,生怕凯西娅说她是自己的女朋友,要是传到了别人那,不说指挥部那里要问责,对于军纪的整顿也是不利的。
“把她和人事科长都带到我的办公室。”
鲁道夫刚坐下没多久,就看到凯西娅和人事科长卡尔蒂少校进来了,这位人事科长是鲁道夫同学,靠着家里的关系和鲁道夫的举荐混上了这个职位,之所以安插这个亲信,主要是因为人事科还管军法,相当于直接统领宪兵队。
“她要参军,给她安排一个职位。”
卡尔蒂没有答应,“这位小姐怎么称呼。”
“凯西娅。”凯西娅以为是要填写资料,脱口而出。
“这好像是个波兰名字。”
“对,她是我母亲的侄女,是莱维采伯爵的女儿,算是我的表妹。”鲁道夫一本正经地胡诌着。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