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画通常有两种形式,即绢本与纸本。古代的画家常以水墨来抒发性情,全景之山水,宏伟而旷阔,需要用心创作,为了表示对画作的重视,往往用较为昂贵的绢来作画。
王希孟微笑道:“钟兄当自信一些。”
“在我们那个时代,绢不见得就比纸贵。”
王希孟露出诧异之色,“哦?那真是个大好盛世啊。百姓应该都可以穿得起绢绸,真是个幸福的时代啊。”
钟岳笑而不语,时代在发展,人的追求自然也在变。食有米,穿有衣,这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谁还会感觉到幸福呢?
他提起笔,是一支小毫,用来绘制底图的。
钟岳提笔而画。
神人九势,本身便是取自天地之间。书法,是对天地山水的缩减。汉字传承有序,从最初的象形渐渐简化而得,最开始,其实就是一幅画。
书画不离家。
所以神人九势,同样在画中适用,不仅适用,更加能够体现出端倪来。
小荷山,算不上巍峨,却秀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钟岳对于这座从小相伴的山,有太多的情感寄托了。青葱的山体,就像是母亲的怀抱,山上的桃林、竹林、田垄,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多少乡人靠山吃山。
舟在动,他眼中的山也随之而动,不过这并不影响钟岳作画。王希孟站在边上,笑靥如花,喝了一口玉壶之中的酒。
掠笔惊悚。
转笔灵动。
钟岳的笔法,取自神人,用笔没有任何的阻塞,仿佛笔到了哪一处,该如何用,都是顺其自然。如果某位国画大师站在身边,定会惊为天人!
这已经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功力了。
底图已经勾勒完毕,钟岳画的并不是巨大的尺幅,所以也没花多久,大约一个小时的功夫,山涧田舍,农家风光,跃然于纸上。
接下去便是上色了。
用色上,钟岳继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