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心疼的样子。他一直三缄其口,不肯将琅琊王氏真正的笔法透露出来,即便是钟岳遇到瓶颈的时候,也只是点到为止,从来没有提过有关王氏笔法的一丝半点。
古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倔!然而王珣不开口,千年后的王家人,乖乖地拱手将《王氏家书》送到钟岳手上了。本来钟岳也没想这么多,只是单纯的想看看所谓的王氏家书究竟写了什么,如果没有系统的辅助,钟岳观《王氏家书》,要悟得秘传永字八法,可能还需要个十年八年的功夫,但是现在嘛,他每日观摩一遍神人九势,等于说像是在看一代大家的用笔之法,可谓是进步神速。
“王尚书莫心痛。相反,您应该庆幸才是啊。时隔千年,许许多多的华夏瑰宝,笔法墨方、药典医术等等,都因为秘而不传,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失传了,如今能够留在世上的珍贵典籍,那都是非常不易之事,您试想一下,加入哪一天,琅琊王氏后继无人了,这份《王氏家书》下落无踪,对于整个华夏文明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王珣坐在书桌前,摇头叹气道:“你莫要说大道理,老夫一辈子听惯了大道理,但是真的做起来,还是夹藏私心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所以你也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
“既然你已得秘传永字八法,老夫即日起便叫你行书之法。”
钟岳眉头一挑,他原本还想试试王珣口风,看看这个秘传永字八法是不是也适用于行书,没想到这位老尚书,他自己“投怀送抱”来了,这就很舒服了。
“谢王尚书成全。”
王珣长叹一口气,“行书,介乎楷草之间,自魏晋以来广为流传。平日行文押书,用楷则书写缓慢,效率不高;用草则字迹缭乱,难以辨认,所以便有了行书之说。汝祖钟繇之后,吾家叔叔将行书推到了极致,当然,晋朝并非只有吾家叔叔一人会行书,高手大有人在,只不过吾家叔叔光芒太炽罢了。”
钟岳看着王珣一副满满崇拜的迷弟样子,扯了扯嘴角,得,你叔叔牛逼,那是整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还用你说?
王珣继续说道:“行书依托楷体,则为行楷,王氏行楷,皆以此法行文。我看你小楷已经练到精髓,稍加点拨,行楷便能入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