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这敬天府大大小小的人物,只要入了他的眼,那就很少有不了解得清清楚楚的。
“那公子对此人的正直之名怎么看?”
如今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市井百姓,无不在赞颂曹禺行的勇气和正直。
杜寒秋独揽朝政那些年,他能公然站出来指责他,就这份胆识就足以让人称道。
回到敬天府后,他并没有因为那几年的遭遇就沉寂,反而越发地尖锐敢说。这次他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承安帝,今天说他“身为君主德行修养不够”,明天又说他“妇人之仁,优柔寡断”。
第一次上书批评他,承安帝忍了。看中他正直之名,忍着不悦,只是在奏章上用朱笔批阅了“知道了”三个字,没有追究他的唐突冒犯之责。
按理说到这里他应该见好就收,谁知道这个曹禺行却不识好歹,变本加厉地花样指责他,弄得承安帝心中大为不快。
他想要处治此人,朝中有不少官员出来阻挠。还说曹禺行颇有正直之名,又是出了名的敢言敢谏。承安帝如果只是因为他身为给事中、本分之内的谏诤就对他加以处治,会被人议论为君者没有气量。
承安帝那叫一个气郁,处治吧,这些人就会说他这个为君者没有气量。可不处治,这厮如此猖狂,多次冒犯天威,他怎能忍?而且曹禺行一旦开了这个头,还有更多人有样学样。
虽然过去言官也经常逮着他后宫的事情啰啰嗦嗦,可也没有一个像他这样不识趣的。早知道他是这样的东西,承安帝真不该答应崔行将他给召回来,让他做这个给事中,还间接帮忙宣扬了他的名声。
一时间,倒是把承安帝给难住了。
杜晚枫身在礼科,又担任给事中,对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自然清清楚楚。井宾今日来找他,提到这个曹禺行,也自然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这些众所周知的事情。
“我想起我爹还在世时,曾经批评过一类言官。那个时候皇帝尚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