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人去做。以前没人这么做,就从丘开始吧。”
“爱卿打算怎么做呢?”崇祯问道。
“臣打算办理一份翰林学报,就叫新儒生好了。”
新儒生,这摆明了是要和旧的儒生做出切割,这样的孤臣,哪个皇帝老子不喜欢?
字儿写得好!
特别能打!
身材高大,身强体壮!
很有文化,很会讲道理!
还是个孤臣!
有比这更受君王欢迎的人设吗?
没有了!
真的没有了!
“爱卿可否详细讲讲?”
“所谓的翰林学报,其实是以邸报为基础改造而来。如今的邸报之上,只记录朝廷大事以及某些官员的奏章,邸报通传天下,但是效率却不够高,内容也不够多。而且,不够保密。”
“许多朝廷高层才知道的大事,竟然都直接记录在邸报之上。就像当年的萨尔浒之战,东虏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探子,只需购买一份邸报,便可得知朝廷的相关战略,这实在是荒谬至极!”
“这份翰林学报,初期每旬发布一次。内容主要由三个方面,第一是对朝廷大政的解读,每次朝廷发布政令,中层、底层以及百姓,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政令的理解不到位,甚至是错位。”
“在某些偏远地区,甚至还产生了部分官员,利用个人权威,歪曲、扭曲朝廷政令的现象,实在是骇人听闻!”
“第二:它将记录老臣对于新儒家的定义,传播老臣的思想,最终聚集志同道合之士,终有一日,我们会改造儒家甚至是重新定义儒家!”
“第三:为了更好的吸引读书人购买翰林学报,老夫将在学报之上,刊登优质的八股文。老夫有空的时候自己写,没空的时候,就邀请翰林院的同僚们书写。”
“这些八股文,会以时下热点、朝廷大政为题,通过这种方式,一点一点的引导读书人。”
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