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唯一让她头疼的还是珍珠、珍珠、珍珠,她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自己该怎样把源源不断的设计创意变成现实?
这次复赛,她呈交的作品是珍珠吊坠。
珠宝吊坠多涉及钻孔和镶嵌的技术。
珍珠如何划线、点孔,极考验匠人的手法。孔钻过大,会破坏整颗珍珠。孔钻偏心,会影响整体设计。
组委会允许设计师将这部分交给专业或熟手的师傅完成,但祯珠的作品,向来全部由自己制作,不假他人之手。
珍珠是大海给人类的礼物,是最天然的首饰。原本无须任何加工雕琢,本身它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
北城原产的海水珍珠,表面有一些特定瑕疵,这些瑕疵恰恰给予了祯珠无限灵感。点孔位置的选择,往往从这些瑕疵开始。不仅能弥补珍珠的天然缺陷,还增加了珍珠的价值。
虽然她是“家务废柴”,但这双手仿佛为珠宝设计而生。
一支栩栩如生的竹节造型吊坠,在祯珠一双巧手下,获得了生命。
对这个作品,祯珠有私心,也有感情。
禹白溪的一双手,是她的创作灵感。
她借这双救人无数的手,让珍珠诠释出独有的君子风雅。
祯珠采用的是刻面珍珠雕刻技法,珍珠层薄而脆弱,需要她小心翼翼把握制作的张力,力道若是差之毫厘,整颗珍珠当场报废。
日本的钻石切磨大师小松一男,经过十年打磨,将钻石切割技术运用到日本常见的Akoya珍珠上面。在上世纪90年代完成了刻面珍珠的世界首创。在一颗珍珠表面磨出200个刻面,而珍珠仍能保持原来的圆形①。
另一位当代刻面珍珠大师是俄罗斯的维克托,他也能在珍珠上切磨出数百个不对称的刻面,并能让珍珠表面如镜面般平滑②。
祯珠并不是第一次做刻面珍珠,但工程如此复杂的倒是初次。既要看起来滑润光泽,又要提现竹节的立体感。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