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承平点头:“正是如此,日后见到卫宁守将要向他提点一番才行。咱们先进城吧!”
进城后承平命孔舒领众人先去客栈休息,自己和赵熹、朱鹤在卫宁县城中闲逛。县城里与县城在截然不同,处处张灯结彩旌旗招展,街边花木峥嵘叫卖不绝,忽视人枯神萎、乞儿游民,倒有些繁荣相。
赵熹自十三岁武艺初成就整日在平阳城晃荡,对外面的事熟悉得很,反倒是承平出门不多,好容易得此机会,与朱鹤东看西瞧,很是开心。卫宁城并不大,三人走着走着就到了卫宁县衙。县衙本是威严之地,三人过来时这里却吵嚷不断,只见县衙门口人头攒动,许多麻衣短褐衣履阑珊的百姓背着背囊排了队候在街边。循队伍望去,县衙门口摆了张桌案,书吏、衙差或坐或站;桌案旁摆了张太师椅,一锦衣公子倚坐其上。
百姓们挨个背着背囊上前,衙差抢过、将其中东西倾倒而出,里面是些银铜瓷器,衙差如此粗鲁,瓷器摔在地上磕了口子。百姓心疼不已,忙喊着小心些跑上前,衙差哪里管他,将他一推开,蹲从器物中翻查,差的坏的扔进麻袋,齐整些的放进箱子,精美些的呈给那锦衣公子。锦衣公子左边一美侍撑伞、右边一娇娥打扇,他只用折扇将衙差呈来的东西扒拉两下就叫衙差拿开。衙差把东西给书吏登记,拧眉瞪眼向百姓道:“就这些?”
百姓扔看着地上的碎瓷,听衙差斥问忙道:“村子里人都没有了,真的没啥值钱的东西了!这些都是乡亲们好不容易凑起来的!”百姓也知道那锦衣公子才是主事人,向他哀求,“大少爷,您是如来佛祖、玉帝老爷,您行行好,放过我们吧!”百姓说些还向前走了两步,跪下身去抓公子的衣摆。
这锦衣公子也就二十三四,宽眉大眼容貌英朗,只是目光游移不定看着很不正派。见百姓过来他口鼻皱成一团很是嫌弃,竟抬脚将人踹开:“干什么干什么!你那脏手也敢碰我!”他站起身,向众百姓道:“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好歹,我向你们征捐是为了献给平州李郡公的!以后你们卫宁就不姓卫、要姓李了!后来的哪有亲生的亲,你们若不趁此机会讨李郡公和李三公子开心,以后你们入了平州什么苛捐杂税都给你们加上,你们活得了么!我这都是为了你们以后打算啊!”
百姓闻言哀泣不止,方才被踹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