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公明知赵熹仰慕承平,又何必再赐婚他人?郡公不愿三公子与赵熹成婚,无非是礼教之约、世俗之见。可郡公,约礼教则守旧、见世俗则凡庸,如今礼崩乐坏、天下不安,郡公欲匡扶社稷、救民水火必变革兴业。不世之功待不世之人,郡公连赵熹都不肯接受,又如何容天下人!”
“好!说得好!”有人抚掌夸赞,郡公和赵熹望去,原来是常辉常大人。常大人上前请罪:“下官有事禀报郡公,来到此处便闻小赵将军高论,实在精彩,忍不住附和,还请郡公和小将军恕常辉唐突之过。”
郡公见有台阶连忙踩住:“公事为先,赵小君你先回去吧,待过后我再给你回复。”
赵熹知道郡公已然动摇,也不逼迫,而是道:“还有一事请郡公明鉴。听闻郡公罚三公子家法三十棍、祠堂跪一月,三公子耿直老实,就算受了三十棍也定会坚持跪着;郡公虽罚三公子是让他悔过,觉不会想他因此身体受疾,还请郡公体谅他身体、让他先歇歇,待伤好再跪不迟。”
郡公驳:“我又没叫人看着他,老二同他一起,他就算笨,看到二哥休息还不知道效仿么!”
赵熹只替承平难过:“郡公看低了三公子。”
郡公只得道:“好吧,我一会去看看他。”
赵熹这才告辞。
郡公叫人去祠堂看两个孩子究竟如何,自己将常辉请入书房:“让你见笑了,赵招胜家双元实在是独树一帜,我真是招架不住啊!”
常辉笑道:“先前我还对这小君不怎么放在心上,今日听他一番话实乃难得一见的英雄人物,所有机会日后成就怕不逊父兄,他心向李家是好事啊!虽然先前与大公子有婚约,但毕竟还未定亲,下官看大公子的样子对这门亲事也不执着,既然如此就成全了他与三公子又何妨?他俩逞心如意,平州也添一强力,两全其美啊!”
郡公也是有苦难言,他无脸说出昨晚之事,只含混道:“承盛确实对赵小君无意,本来可以好事成双,可、可,昨夜因他闹得家宅不宁,夫人更是抵死不肯叫他入门,后院不安则前堂不稳,赵小君又是如此人物,我实在不敢冒这个险啊!”
昨夜事情奇怪,大家都有所猜测,常辉不敢多想,只道:“既然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