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提溜,早己变得油光铮亮,汗渍斑斑。
由于家里时常有人,房屋又处于村寨入口位置。黄支书进进出出舞霎生产队,路口的卻明家便是他必经之地。
他的蹭饭功夫,堪称世间绝无仅有。倘若某日他从你家门口过,你家的人无论看没看到他,只要没人跟他打招呼,他便不会罢休。他会反复在你家门口走动,并不断咳嗽以示意他的存在,直到你家的人中有站出来开口与他打招呼他才肯罢休。他这一坐下,吃不到以稀饭或干饭为主的正餐,他就会顽强的坚守下去,绝不会就此罢休的。他还有一个十分令人感到滑稽的行为,就是明明他是来混饭吃的,每每你叫他吃饭,他还要假意推辞。手早已迫不及待的伸了出去,忙不迭的抓接了碗,口中却要说“不吃嘛!算了嘛!”之类的话。只要他一开吃,“唏哩呼噜”,山吃海喝的声响极大。
卻明的父亲便经常出言对他予以讥讽,敲打。但他似乎没有听到或听懂,仍就一如既往。几岁的卻明早已十分看他不惯,只要见他出现在家门口,企图用咳嗽唤起家里人注意时,卻明便做出惊奇的样子朝相反方向看,并故意发出惊慌,恐惧的大喊,有意把所有家人的注意力吸引开去了,黄支书便会因为没人看见而被晾在一边,足可令黄支书尴尬无趣。
有一回,他正站在大门内,突然看见黄支书涎着一张笑脸,正加快脚步想迅速迈入他家大门,然后进入他家屋内。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黄支书前脚快要迈进门槛那一瞬间,卻明早已是窜到门后,以飞一般的速度从里面把门关上了,并插上了门销。
有一次,父亲叫他给黄支书盛饭,他接过黄支书的饭碗,悄悄的就走到后面的房间去了,半天也没出来。大家又没有察觉,弄得黄支书空拿着一双筷子,进退维谷,尴尬极了。
小时候,有一种现象最让他记忆深刻,那就是成分不好的人家,子女基本都与升学,招工,参军无缘了。
哥姐中,只有二哥还在上高中,其他哥姐均已辍学。哥哥为什么能有如此的幸运?根本原因是他历来品学兼优,乖巧听话,无论在哪一个年纪,老师都喜欢;校领导更是欣赏。无论读哪一所学校,无论读哪个年级,一直总是五好学生。卻明从小可顽皮,骄傲了,独独对二哥服气,敬畏。
二哥读高中,须到很远的县城去,是住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