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明刚刚到任纪委,对工作流程还不是十分的熟悉,所以,他提议,先以配合某些问题的调查的方式正面出击,敲山震虎。如果对象因此而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交代问题,积极退缴赃款,则作为一个酌定从轻情节,移送司法机关时,应建议减轻或从轻处罚。
出面与之对话的是省纪委的处室领导,咋一碰面,他的表现是十分不悦,很有情绪,反感的态度溢于言表。不快于纪委找他核实问题;不快于找他谈话核实问题的人,级别低,县处级对他地市级。
当有些话题已戳到深处时,纪委工作人员循循善诱,对他旁敲侧击,他始终拍着胸脯,昂然说,我敢保证,我经得起任何的检验!我绝对清白,没问题。
一起被请求核实问题的人员,还有他原班子里的副局,总工之类。因为他听到风声之后给每一个人都施加了压力;也与行贿者订立了攻守同盟。所以,这次谈话效果不理想,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交代自己的问题。
而另一名党组成员,副局长,现已调任某县县委常委,在谈话后返回县里的途中,竟意外出了车祸。
纪委的人不罢休,这次,卻明亲自出马,见识了这位前交通局局长。见面介绍那一瞬,卻明观察到了他脸上出现的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和不安。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一瞬,他马上就回复了镇定和平静。卻明听说,一些高官昂昂然傲视,初谈也是表白自己是如何的干净,如何的廉洁,等到一宣布双规,腿都软了,竹筒倒豆子,交代起来不带半点含糊的。
卻明分析,他心里一定认为纪委没有掌握过硬的证据;二是认为他未雨绸缪,工作做在了前头;涉案者出于自身的考虑,绝对不会出卖自己和他贝国运的。
盲目自信,侥幸心理几乎每一个贪腐者都有。贝国运也不例外。
某县交通局局长贪腐案,乃是发生在属于县交通局为业主方发包的县内公路工程,以及横跨县内的公路大桥之上。
该县县内的十几段公路工程,八条横跨县境的公路桥梁一获得批准上马,贝国运便当即带同他手底下的几位副局,与那位县局局长私底下里进行了秘密勾兑,然后再让吕昊坤安排队伍,里外配合,最终达到将工程安排给预定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