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万念上心,在床上翻来覆去就好像烙煎饼一样,苦苦思索了一宿,心疼的接近爆炸,他想通了,必须彻底交代自己的问题,争取宽大处理,一切负隅顽抗都是徒劳。
想到这里,他便恨不能连夜起来讲清楚自己的事,一直在床上苦熬着,巴巴的等候天明。
他的眼前一直晃动着那个矮小精壮的身影,一直出现那张面带殷勤笑容,但又似乎暗藏杀机的脸。一切就像做了一场梦。
卻明看过一本明清时代的书,作者宣瘦梅,书名叫《夜雨秋灯录》。其中有一章名为《雅赚》,讲的就是苏州商人苏小泉,为了得到当时名噪一时的著名书画大家郑板桥的字画,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别出心裁,精心设计并出演了一场好戏,把个性情豪放洒脱的郑板桥蒙在鼓里,一时深陷剧情,不能自拔,在义气豪衣灵气同时迸发之际,喝令,“拿文房四宝来!”
当即展纸挥毫,一气呵成,为苏小泉流下了十余幅书画佳作。
那郑板桥书法钟王参以米蔡,转似篆隶;画则得所南翁家法,并参以徐青藤挥洒雄杰的特色,所以,他是当时社会最杰出的书画大家。因此上,名震天下,争索墨宝者,充斥院宇,接踵杂沓。一时洛阳纸贵。
曾高价为一江西商人撰写赠送张真人巨联,“龙虎山中真宰相,麒麟阁上活神仙”。于是,名头更大更响,人们都以拥有他的字画为荣耀。若干人求得其字画,互夸为傲。
苏小泉,郑先生从未谋面的商人,但为富不仁,为商不义的名声不好,他派人前来,高价向先生求书画,因郑板桥十分鄙弃厌恶其名而不能得。
郑板桥酷爱吃狗肉,酷爱郊游,人所周知。这日,他又携带小童,往城东方向的山野逛去,进入没人迹的地方后,突然见乱坟丛葬间隐现屋角,微露炊烟,花柳参差,流水潺潺。踏进屋内,见一老翁正在抚琴,小童伺候于一侧;门上有“富儿绝迹”,“怪叟行窝”门额,联书则大和先生心气。“月白风清,此处更容谁卜宅院,磷阴烟聚,平生喜与鬼为邻。”“逃出刘伶禅外住,喜向苏髯腹内居”;不远处的鼎罐当中,正“噗噗噗“地向外冒着热气,诱人馋涎的狗肉香气弥漫了整个茅草屋。
一切的一切,皆太符合郑板桥的心意了,一交谈,感觉更是百年难遇的知音!于是移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