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又抛下一句:“人贵有自知之明。”
我迷茫的望着他,脑子溜了一个弯拐回来才知竟又被他如此高明的嘲笑我愚笨,自己搬石头却被他顺道砸了我自己的脚却还不自知。心有不甘刚想反驳回去却见到这周身许多公公尚都在,于是只得在心里龇牙咧嘴一番后作罢。
他倒是气定神闲一副“你没辙了”的模样望着我快要憋出内伤的脸庞,唇角偷偷扬起一丝笑意来。
这一年恐怕是他还能够发展自己所好的一年,此时的大清尚在外像中看不出破裂之痕,慈禧与他的母子关系在平面上尚和平没有多少冲突,就连相处愈冷的皇后在表面上也开始和他装得“相敬如宾”,一切都犹如涓涓溪水般流淌平静无波澜。
极爱读书的他也未曾放下过手中的书本,我陪他舞文弄墨,陪他在紫禁城里漫步,陪他看了一场又一场戏里的悲欢,总以为日子就将如此平静到让我遗忘掉后事,只留美好。然而平静的一年过后,在端午时节却再次传来醇亲王病重的消息。
翁同龢依旧替皇上前去醇亲王府问疾,七月初八的日中,我正和皇上一同用午膳,小德子却慌慌张张的跑进来。
“皇上!醇亲王府刚刚传来的消息……醇亲王病情濒危…已然昏厥。”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跪下禀报。
我听到筷子滚落的声音,他愣了半秒站起身来:“快!备轿!朕立刻便出发去醇亲王府,不可耽搁!”
我的心也一落,担忧的看着眉心满是焦灼的他。
“可是……皇上,还未禀报太后。”小德子迟疑说。
“休要再废话!速速备轿!”皇上不管不顾的便急步迈出去,我张开口却如鲠在喉,理智告诉我应当劝他先告知慈禧一声,以免到时被她责备,但我知道此时此刻他听不进去任何,只是一心想要赶到醇亲王府,我自然明白他的焦急如焚。
他甚至来不及排驾,只带了几名太监和侍卫便急匆匆的乘轿赶去了醇亲王府,我也再吃不下去任何,放了筷子让公公将饭菜全部撤下。
醇亲王去世的年月我并不清楚,此刻,我只责怪自己为何当初没有认真关注过这段历史。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