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女间谍,却没想到见识广博的“洋派”女子竟也被他给俘获。
临近七月半,由于容龄德龄缓解的气氛似乎又骤然变幻,这是慈禧心情最郁结的一月。她命令和尚百人诵经,来超度孤魂,也不许我们穿得艳丽,然而这却不仅仅是因为宫中流传的众多鬼神之说。
夜晚,慈禧难得的未挂闪耀的珍珠披肩,卸下了平日一身光彩照人的珠宝,而是身着朴素的淡蓝色旗装出现。她率领全体宫女坐船游湖,我幸运的也在此列。
小德张为每个人发了一只荷花灯,中间插着一根蜡烛,我将它点燃后护住了火苗,待火光稳定后和白柢相视一笑,一同将手里头的荷花灯放到湖面上。轻轻一推,默默祈祷着我们能安好,它顺着船经过的波浪缓缓向远方飘去。
放下的荷花灯越来越多,漆黑的昆明湖面霎时变得亮晶晶的一片,被这些烛光照亮,穿插着湖中的荷叶飘荡。微风徐徐,映照着不远处的拱桥和典雅的四角亭,这种情景只在古装剧里头见过,如今竟置身其中成了那个放花灯之人。
“放下这些灯是用来许愿的吗?”我问白柢。想起在电视剧里头见过妃子为祈求皇帝宠幸放花灯来许愿。
“也可以这么说,但在今日放是为了寄托对先帝的哀思。听说,鬼神会循着光而来。”她望着盈光满面的湖说。
“先帝?”
“明日便是先帝的祭辰,我们当久了丫鬟的都知道每到这个时候皇太后心情就不大好,咱都得比平日更加小心伺候着。”提起此,她的目光中流露出对明日的担忧来。
深夜,月缓缓的藏入云中,荷花灯中明明灭灭的蜡烛已然燃尽,淅淅沥沥的雨忽然泼洒下来,随着风在湖面上留下了坑坑洼洼的印记,将还留下的几只微弱的烛光浇灭,竟下了一整夜。
第二日清晨,窗外的雨丝却依旧未曾停下,慈禧命令所有人这几日都迁到西苑预备祭祀,也就是瀛台;而我跟着随行只因总管太监担心慈禧不吃不喝,兴许用得上我,除了皇上仍然被禁锢在玉澜堂。
宫中所有的戏乐全都停下,笼罩在雨雾中的紫禁城肃穆而又清冷。
慈禧一身黑色旗装,闷闷不乐的模样,由容龄和德龄一左一右的搀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