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因佛教之兴而引起民怨确是屡见不鲜。
因对佛教的尊崇,出家人在晋朝的地位又何尝不是蒸蒸日上?
官僧勾结的事情他知道的不少,二者朋比为党,强征土地、逃避赋税,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而眼下中书令故意提出“重佛抑道”,这不是在和他对着干么?
“此举欠妥,现下国库吃紧,外邦虎视眈眈,且寺僧在蠲恤【7】之列,若人员再增,朝廷将不堪重负。”
“对皇考【8】之敬意,本不在此举之上,敬意由心,便是如中书令所言,心若不诚,也终究是徒劳无功,中书令不必再议。”
“陛下,如今流言纷纷,臣便也罢了,但有奸佞小人企图以此攻讦【9】天子,主谋者视朝廷纲纪于无物,可究其原因,难道不也是源自陛下这一直以来对佛的打压么?”
“先帝重佛,陛下若真对先帝有缅怀之心,何不如延续先帝之道?那些个小人自然再寻不到错处攻讦圣天子。”
“此事朕已晓得,朕已命大理寺接管彻查此事,王卿无须忧虑。至于重佛,有待商榷。”
王铎反问道:“那陛下对流言除了命大理寺接管,可还有具体应对之策?”
“臣以为,先帝爱重佛道,若陛下也能如先帝一样将佛教推崇为诸教之首,流言自能破灭。”
王铎这是想拿流言的事说服他。
“中书令何苦以流言之事来说服朕?”
“朕已有打算,十日后,朕将微服入大相国寺,等朕回长安时,就劳烦中书令动动关系,将此事散播出去,如此一来,流言也可破灭。”
齐珩也不是个傻子,中书令拿流言压他,他就给中书令挖个坑。
若中书令成了,便是流言破灭,若中书令不成,那么他就要以此为由问罪中书令。
究竟是办事不力,还是心怀异心,全是齐珩说了算。
既然齐珩都说出口了,那么中书令只得应下,咬碎牙他都得往肚子里吞。
“中书令安心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