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远不及晋州之震重要,为免耽搁朝时,不妨于朝后书房内论罪决议。”
几名臣工附和道。
王铎之言确是不假,齐珩应允此事于紫宸殿书房论议。
待下了朝,白义见罪于齐珩前,他道:“臣请罪,臣疏忽。”
齐珩瞥了他一眼,亦知潜火兵虽隶属金吾卫,但白义终日在宫禁之中,如何能顾及这些事,实不关白义的事。
“起来吧,朕知道不是你的过错。”
白义方起身,道:“这几日确是风大,臣叮嘱过长安城内各处小心火烛,望火楼也算尽责时刻盯着,一发生火情潜火兵必即出,只昨日亥时无人值守。”
“火情还是临近国子监的军巡铺先发现的。”
“国子监内就无人发现走水了么?”齐珩疑惑问道。
“前些时日监试,而后便作了假日,学子们都归了家,是以国子监内未留几人。”
“那学子也是有些倒霉,偏国子监大门被礼部前些日送去的新坐具给堵住了,潜火兵原本该带的水囊根本运不进监内,种种差错才酿成此祸。”白义低叹。
齐珩默然,而后道:“那学子是谁家的?”
白义道:“臣问过了,那学子名黄晔,曹州人士。”
“出身布衣之家,先选入四门学,因通二经而补充为太学生,及第而升为国子学生。”
如此一说,黄晔算是国子学中唯一出身平民之家的孩子了。
如此卓越,却因火情而断送了。
倒是可惜了。
“让礼部着手安抚其家人,而后你将此事细节交于大理寺,让大理寺卿按律论罪相关人等吧。”
“臣遵旨。”白义躬身领旨。
入了夜,齐珩到了立政殿的门口,便听里面欢声笑语,原本郁闷与可惜方稍稍好转。
屏风后,甘棠与江式微在妆台前嬉闹。
听到脚步声,江式微看去,隔着屏风见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