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成为太子党的坚定后盾,就必须得去做。
政事这方面舒以宁不了解,也没法说个谁对谁错。只是她不明白康熙是站在父亲的角度,单纯认为儿子跟他理论不合而郁闷,还是站在帝王的角度,觉察到君王的权威被挑战而在意,又或是两者皆有。
舒以宁找个迂回委婉的说法:“孩子长大当然会有他的想法,其实这也不能算不听话吧。”
“这话怎么说?”康熙作出洗耳恭听的神态。
舒以宁想了想:“难不成皇上希望他永远在你的羽翼下待着,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吗?”
不能一方面要求他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他稍微跟自己有点儿不同意见就表现出不满意吧。
见康熙眉心动了动,舒以宁又跟在后边补充:“平时应该也有大臣会不赞成皇上的决定,太子是一样的,他有跟皇上不一致的观点,先不论对错,只能证明他这些年书没白读,若皇上认为他这是在跟你有意作对,是忤逆皇上,岂不是就误会太子了吗?”
康熙五岁丧父,八岁丧母,他自己都没怎么体会过相对健全的父母关系,其实很难去做好一个合格的父亲。舒以宁一来有过经历,再就是她毕竟是个现代人,想法并没有那么局限性。
她也是没想到两个几十岁的人了忽然交流起育儿经了。
想着想着她又开始走神,未来有那么多变数,谁能知道事情会是怎样的走向,她也不是喜欢假设以后消极悲观的人,比如选择坦诚面对自己的感情,享受当下,及时行乐。从前习惯性留退路,在选择接受后再时不时往坏处想纯粹是自找不痛快。
但胤礽这件事的确是个既定的存在,胤礽年纪逐渐增长,他和康熙之间各方面的分歧会慢慢展现出来,而总有一天,这些日异叠加的矛盾会胜过天平那一端的父子情感,等到那个时候,父子关系就会变得非常脆弱,一挑就破。
当一个人的思想重心转移了,就选择性的沉浸在自己的感情偏颇中。可无论是站他们父子俩谁的立场上,舒以宁都不希望此事最终还是会到不可挽救的那一步。
同年冬天,雪团的生命已经快走到尽头,它趴在自己的小窝里几乎都不怎么动唤了,对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