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能跟额娘说,他只好道:“天气炎热,身子便觉疲乏。”
李氏心说自家四爷几十年如一日不论寒暑都是寅正起身,从未听他喊乏,这孩子才十二岁,怎么就……
数落的话到了嘴边,想起自己那几个早夭的孩子,李氏又舍不得逼的太紧了,只道:“快去温书罢,待会儿我让人给你送参茶过去,喝点参茶人就不乏了。”
弘时走后,李氏又跟身边的嬷嬷商量起给弘时做新衣的事儿。
弘历、弘昼还小,想给自家爷长脸都没什么能表现的空间,云安就更不用说了。只有自家弘时正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李氏给弘时做新衣,便要去库房拿绸缎,管库房的嬷嬷自是要像福晋汇报的。
年氏正好抱着云安在福晋院中说话,福晋听嬷嬷说完,笑道:“过年时太后娘娘赏的那匹秋香色缎子是时兴样式,给三阿哥做衣服吧。”
福晋身后侍立的丫鬟嬷嬷闻言都有些惊讶,自家主子真是太大方了,那秋香色缎子是太后赏赐给福晋做衣裳的,福晋一直没舍得用,怎么就给三阿哥了?
但年侧福晋在,这些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管库房的嬷嬷退下后,福晋就对年氏道:“三阿哥随了他额娘长得俊秀,到时候穿得好些,往那一站挺拔如松,皇上看了肯定喜欢。”
年氏笑道:“福晋说的是,咱们府上的阿哥格格各个都长得好。”
弘时也就只有外表上能加加分了,其他方面,恐怕很难博得皇上喜爱。福晋和年氏都知道这点,但谁也没议论。
府里明争暗斗少不了,但对外雍王府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上对弘时印象好,对整个王府都有好处。
若不是如此,当初弘时在尚书房捣蛋,胤禛也不会急急忙忙把儿子接回来教导了。
福晋听年氏如此说,也弯了弯唇角,高门出来的小姐就是聪慧识大体。她低头看向年氏怀里的小云安,“小格格听见没?你额娘夸你长得好呢。”
云安得意地挥挥小手,那必须的!
“看你高兴的。”年氏点点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