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一开始是“风和”和“红日”,后面风荷不敌红日,于是又请了外援,叫日丽。
虽然风和没有明着说日丽是自己请来的外援,但是一看他们两人的名字,“风和日丽”,不是很明显吗?更别提这个日丽一来《经济学人》就开始猛烈抨击红日的观点。
不得不说,日丽的观点和笔力都要比风和高尚不少,在他的猛烈攻击之下,红日都略显颓势,小芳一开始是想从《经济学人》日报里面学到一点真东西的,可是后面看着看着,也不禁被这些人的争端给吸引了进去。
现在日丽和红日之间最大的争执点就在于,日立觉得中国股市要迟点开放甚至可以维持现状,也就是不开放。
但是红日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中国股市要提上开放的日程了,别人有的东西,我们国家自然也得有。
他们从上个星期一直吵到了这个星期,没有一个人要放弃,就是在两方的夹击之下,红日略显力不从心,也不知道今天的战果会发展成怎么样的局面。小芳非常好奇,她一拿到今天的报纸马上就展开来看了。
然后就发现,怎么今天的报纸好像又多了一个新面孔呢,一位叫做“六月”的投稿者。
这名六月,在文章的一开始就说明了自己是受到红日的邀请而过来投稿的,很明显,她就是红日请过来的外援了。
既然风和起了日丽这名外援,那么红日不甘示弱请了六月这名外援,好像也不是什么很值得惊讶的事情。
小芳接着看了下去。
六月是这样写的:“也许之前是有准备的不妥当的地方,大家怀着重重顾虑,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开放股市,但是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在告诉我们,开放股市是势在必行的一种行为,任何逆着世界潮流所发展的都没有好结果,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对外开放对内包容,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世界各国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是让小芳触动的东西,最令小芳激动的是这位六月好像颇为了解国外的形式,她在文章里面顺手拈来好几个国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