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弯弯绕绕。
张姨娘因着膝下无子,为自己和女儿的未来考虑一直极为偏向郑清徐这个家中长子,所以她膝下的郑艳艳与郑娟娟一个鼻孔出气很正常,左不过是郑娟娟如今看不惯继母和继母生的孩子了而已。
而郑清衍口中的话,透出的含义就稍微复杂了一些。
郑清衍说郑家原本只打算把郑清衍几人送到秀才那里读几年书,就说明郑家原本是打算全力支持郑清徐这个金凤凰,其他孩子除非天赋特别好,否则认识几个字后便不打算继续给他们身上投资了。
这也正常,毕竟郑家虽说是安来县的富户,但也真的就是个富户,好听些那叫乡绅,不好听点就是个土财主。
家里田亩不少,也有商铺在手里,一年能盈余百来两银钱,在小县城那绝对能过衣食无忧的日子。
但是这点家底想供养出个大官那可就艰难了,毕竟这点钱财在县城还好,到了大地方那真不够干什么的。
而且养读书人那是真的很费钱的,这个时代光是笔墨纸砚就是一笔大花销,书籍虽然有了印刷术常用典籍价格便宜下来一些,但是一本书仍旧需要许多农家积攒个半年才行。
而若想科考,只看一些常用典籍是不够的。想要提升学问,自然需要尽可能的增加阅读量,而越是少见的书籍价格越是昂贵。
除此之外想要高中自然不能死读书,总需要出门增长阅历,和同窗好友们三不五时的外出聚会,这都是要花钱的。
而以郑家的底子,这么养一两个读书郎养的起,但是一起养四个就难免捉襟见肘。
而且郑家供养子弟出来可不就是为了得个功名好看,那是想让家里出个官员,让全家可以阶级跃升的。
所以子弟有了功名后自然想让他当官,尽可能的当大官,而官场上升迁除了需要学子本身的才华,多少也需要一切其他的机缘。
如果这个官员不是那种天降紫薇星,才华无论如何都你能脱颖而出,那么如果你背后无人的话,一辈子不出头那也是正常的。
毕竟官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