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好意思,好歹也算是两世为人了,可他在这世的书法还是跟个孩童一样,要慢慢的摸索,果然,是因为做了太久的飘飘,忘了拿笔的感觉吗?
不过,这样也好。就当磨练心性吧。
长孙放下纸张,凝神看向承乾,神情有些严肃,“乾儿,听说前两天,吴王代梁王请罪来了?”
承乾一怔,随即轻轻点头,“母后,可是要问为何我帮吴王遮掩?”
长孙微微摇头,“母后知道,你这样做,是想在父皇面前留下好印象。”
“不,母后,不是这样。”承乾开口解说道,抬眼看向长孙,有些犹豫,“母后,我不知道父皇一早就站在外头,所以,我不是为了给父皇留下好印象,只是,那时候,我想这事最好到此为止,如果让父皇知道,吴王代梁王请罪,恐怕父皇又会生气,到时候,这事就没完没了。现在,战乱刚平,社稷初定,宫中的这些个烂事不宜再分了父皇的心思,而且……母后,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这事发生在民间的话,那也不过是几个调皮孩子的矛盾,但是发生在天家,天家无小事,特别是玄武门之变才刚过去多久,若再发生宫中年幼皇子争斗的事情……
承乾没有再说下去,只是静静的看着长孙,他想,母后会明白……
长孙看着承乾,心头一震,原来,乾儿想得那么远……
怔怔的看着承乾,长孙心头苦笑,她还是看轻了乾儿。
心头五味杂陈,说不出是骄傲自豪多一点,还是心疼多一点。长孙只能伸出双手抱住眼前这个明明已经八岁,外表瘦弱得像个六岁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PS:一点资料——
唐朝人的称谓:
关于皇帝——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例如唐玄宗,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
关于太子,诸王——皇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而太子、诸王有时自称为“寡人。
关于官员的称谓——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像后来那样用的普遍;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