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戴德,曾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任过职,1906年曾任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后任美国务院远东司司长,为美国银行团在华主要负责人,跟美国众多财团、银行之间拥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这些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他手上的权力因为这几年来美国资本在华步履维艰,对华资本输出数次未获得美国国内所期待的回报而遭到了质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从日俄战争爆发之后,沙俄对日一战战败,不得不将觊觎东方的目光暂时收回,开始重点关注欧洲事务。结果导致列强在巴尔干跟欧洲大陆、中东地区的矛盾开始剧烈起来。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了欧洲各列强国对于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地区的影响力。1904年的英法协约和1907年的英俄协定不仅标志着英国“光荣孤立”的终结。同时也意味“三国协约”的正式建立。欧洲的两个军事集团正式走向对抗。为了增强对抗德国的实力。1906年*与沙俄这两个刚刚结束战争状态的敌对国家又在英国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日俄协定签署,与此同时。法国也与*签署了同样性质的准军事协。再加上早已成立的英日同盟。欧洲的协约国集团在远东的区找到了一个有力的帮手。美国在远东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则在法两国的支持下开始野心勃勃的将触手深向中国东北的区。妄图与俄国共同瓜分所谓“满洲利益”。
为了攫取南满的的全部利益。*后组建了“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前者负责经济渗透。后者负责军事威慑。“金元”“大棒”双齐下。狂妄又谨慎的排挤着美国势力。
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司戴德走马上任,坐镇奉天。一边加强与满清的方实力人物的联系。一边监视着*政府的一举一动,为维护“美国利益”出谋划策。但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一边是*的掣肘。一边则是中美关系的磕绊绊,而后者是最棘手的。
由于美国的排华法案激怒了中国知识界,1905年兴起了抵制美货运动。这场运动从上海租界迅速蔓延到全国,美国商品量滞销。仅仅一年时间,美国对华出口贸易额就下降了近四成。美国人在中国的形象也变十分恶劣。为了转这种不利面,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一项决议,宣布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以这笔钱扶持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这笔退款几乎等于美国所的“庚款”总数的近一半,数额巨大。不过这笔钱不能随意动用,其唯一用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