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商人借款最多,1896年第一次借款,1898年开办萍乡煤矿又向日商借款,从1902年到1906年向日商借款约300多万两白银(425万日圆)。1908年三厂合并后,由于招募商股很不顺利,又不得不向日商贷款。*要求一部分管理权,但是清政府要将公司收归国有,议不成后几年内未再提供借款。事后,因英国、德国开始表现出了对汉冶萍的兴趣。于是没多久后*重新放低了姿态,再一次向汉冶萍提供贷款。
从1908年到辛亥革命前夕,汉冶萍公司借外债12次中借*人的有6笔。到1911年。该公司总计用银3200万两,除1000万两本金外,其余2200万两都是贷款,日商占大多数,约莫有一千三百万两上下。
不过汉冶萍乃是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事关中国国防事务,李汉断不可能应允日方的要求,将汉冶萍的管理权交给*的,这是原则性问题。
日方显然看到了川鄂联合军政府所表现出的强硬态度,甚至李汉大有撕毁‘成渝铁路’修筑协议的前兆,于是日方当下提出了新议案,日方所向川鄂军政府投资的1450万两中1250万将以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所拖欠.*之债务做抵押,剩余两百万两,*政府将在三月内派人送至川鄂联合军政府内!
日方一环扣一环的手段,令事后回过神来的李汉心中苦笑连连。南京传来同盟会跟*接触时,他还意气风发的跟下面点评居心叵测的*在中国问题上走了一步妙棋,没想到连自己都成了人家棋盘上的棋子了!
原来武昌起义之后,面对着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接管汉阳铁厂,位于汉口租界区的*领事当局压下了心中不安的在华日商,自那时候起便开始布了一场大局!
*人打了个好算计,知道这场远东最大帝国的变局无论是清廷胜出还是革命党人胜出,日后都要有求于他*,加上*乃是远东第一强国,汉冶萍上千万的债务没有一个势力敢说压下不还的,否则*少不了要再发动一场日中战争,到时候武力从中国割走满蒙偿债便是!
正是因为这种算计,在局势未明朗之前。甚至李汉派兵几乎搬空了整个汉阳铁厂的机械,*人都只是冷眼隐身一旁旁观,直到清帝退位,远东第一大国决出了胜利者之后,他方才站出来收获自己的胜利果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