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开口的则是那个叫王金贵的年轻人,说得是声情并茂,给潘榘楹脸上不知道贴了多少金光纸李汉等人在一旁笑得肚子都快抽筋了,天晓得潘榘楹再给他几个胆,袁世凯在的时候,他敢对北京说半个不字都说是墙倒众人推,这袁世凯一去,任谁看到北洋集团日暮西山,都跳出来敢对他横加指责了
不过虽然心里暗感好笑,李汉跟陈天祥对视了一眼,均都看了出来二十师内恐怕现在也不是一条心比如那冯玉祥明显就给他的两个同伴说不到一起去,他们两人开口的时候,他只是在一旁点头却不接话看样子他这一次前来,不是其娘舅陆建章的试探,便是受到潘榘楹的威迫了
潘榘楹是个老滑头,倘若他真想向李汉投诚,如何不能直接在前线向熊秉坤移交防区现在看来,恐怕虽说瞧见了北洋的糜烂为了保住自己手上的权力而有了动作,但是潘榘楹恐怕不仅与护取得联系,同时也继续维持着北京方面的联系,他是想两面下注边走边看,不过相比北京,他还是看好护这边
现在的潘榘楹,与其说是一个军阀,不如说像一个政客哪边赢的机会大他就向哪边靠拢,这不仅是生存的谋略,是发展的谋略本来李汉的赢面是大得多的,但是他也有顾虑,那就是洋人李汉因为西藏得罪了英国人在国内不是什么闻他这一次瞧见英国人同样上阵帮助北京前后奔走,又琢磨李汉麾下势大,一旦投靠了恐怕难以出头而北京那边则因为军事上受到打击损失惨重,以后少不了要拉拢他这样的领兵之将左右看,看左边也占优势,看右边也是好局面,也是因为如此,他才耽搁迟疑了许久,总算是下定了决心
如果袁世凯没有被炸死,潘榘楹不会这么快就向护方面示好,但是眼看着和谈一天持续一天,国内的报道也越发不利于北京,他总算是敲定了主意,立刻派出了代表,向护这边探路输诚
没办法,北洋集团若是没有一位袁世凯一样的枭雄在此时力挽狂澜,曾经雄霸国内压制的北洋集团已经彻底没落了
洋人扶持的确重要,可潘榘楹也想起来了,北洋有英国扶持,可李汉也有德国人那这么一算撇开了洋人的因素之后,潘榘楹果断的将筹码压在了手握数十万重兵的李汉身上
这个时代的民国,到底还是武力至上
对于潘榘楹这样的政治投机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