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便解决了日本在东北的军事威胁,那么,他必定会在近日便彻底向德国妥协。
发现对方的脸上已经布满了焦急的神色,穆默只好将远东的局势与他详细的介绍了一番,然而才道:“就是这样,埃尔文将军。倘若民国不想失去这么最后一个外交威迫日本撤兵的机会,他必然要在今天同我们达成妥协!”
听了他的分析之后,埃尔文眼中精光闪闪,询问:“听说那位李、总统答应中日开战,我国站在偏袒中方的立场上,便能代替日本获得在辽东半岛的全部特权,那么,我国是不是不应该配合其对日本施加外交压力,而应该改为推动中日交战?”
“绝对不行!”穆默对于这位年轻将军在政治上的无知吓了一跳,他也顾不得他的面子,连忙开口否决了。
“将军阁下,中日若开战,输的必然将是中国,中国海军无防,来自日本的海上力量可以随时随地从各地地方登陆,将他们的军队源源不断的送到这个国家的陆地上。而且一旦开战,俄国也定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皇帝陛下跟国内是绝对不能允许我们在远东的利益缺失,我们在现政府身上有着太多的利益,断不能有任何失误。而且,那位聪明的大总统并没有将所有的筹码全压在我们身上。事实上,最近他跟英国、美国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起来。美国倒也罢了,但是最近现政府向英国采购了数十组机车,这些订单之前一直都是被我国跟美国获得。我听说英国人在海关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据说同意了将中国高层增加到四成,同时增加一位中国籍的副总税务司。我们必须要看到,随着李汉的位高权重,我们的对手也在积极拉拢着他。所以,就算是我们放弃了在这个时候帮助他,英国人跟美国人也不会坐视日本在远东的影响力继续增强,出手帮助他已经基本成为定局!”
德国人一贯的严谨,让埃尔文没有为自己的错误狡辩。他只是点了点头,在穆默说服了他之后便果断的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汽车已经发明了几十年,甚至埃尔文就有一辆戴姆勒公司生产的列普里加汽车。不过以现在人们对汽车的认知,只认为汽车是奢侈品,最多是运输和代步的工具。但是从没人想象着,将一枚37毫米口径的火炮安在汽车的地盘上,将车轮换成履带,并且装备具有平均1218毫米的装甲板,战车便这么诞生了。
“中国人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