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登发回的电报,基本上确定了日本将对德宣战并进攻青岛的消息,不然以德国人在全球范围内对殖民地的无限渴望,如何会选择将他们辛苦抢到手,并且能够为德国创造更多利益的青岛交还给中国。
当然,作为一个已经越发干练的政客,李大总统显然不会做出过度逼迫德国公使的事情,至少德国人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自然很快便亮出了台阶,给他下台。
“当然,贵国提到的适当补偿,我国政府并非毫无诚意,中德两国之间友谊天长地久,我方自然不会做出令贵国利益受损的事情。有过补偿资金上,我国政府有意将青岛折合5000万贵国马克债务,10年后将以7%的利息作为国债偿还贵国。但公使先生,有关另租一处地要求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否则,我们的国民就要问,我国收回一处租借地然后将来再租借一处新地方。这样的意义究竟何在?”
“这个……总统阁下。我们对于中国没有领土野心,之所以要提出租借无非是想获得一个较为可靠的支撑点。您也知道,德国在华有大量的投资和借款,我们将这种租借看作是彼此交往最好的窗口。”
“恕我坦率地告诉您,自革命以来我国民众民族主义兴起百姓通常将这种租借视为屈辱,我跟我的政府很难让他们相信这是彼此友好的象征。”
公使耸耸肩,双手一摊,“这我就无能为力了,总统阁下,我国在远东有着太多的利益,如果这一点达不成共识,我国政府断不可能接受!”
他不是不知道李汉已经做出了让步,但是距离国内那些个政客给出的底线却还有些差距,只能厚着脸皮继续讨价还价。
事实从心里来说,李汉并不认为德国人的要求有什么不妥。别看德国现在在欧洲打得凶,但这个国家跟其盟友的综合国力远远比不上协约国,更别提还要与美国那个占去了世界几乎三分之一工业产能的超级巨无霸为敌。一战德国的战败是必然的,这个结局很难有所变化,只不过过程会有一些不同罢了。而一旦德国战败,现在即便答应得天花乱坠到时候都可以翻脸不认,任何条件现在承诺都是无可无不可。只是这种消息一旦传出去,对于国内百姓,对于他的威望绝对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中央政府好不容易挣来地印象分将会因为对德软弱而大大缩水。
民众是盲信而且热烈地,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