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叛乱失败。4月27日,青年土耳其党人通过议会废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另立其弟穆罕默德?赖希德为苏丹,是为穆罕默德五世。
到1913年,青年土耳其党人终于击败了国内的反对势力跟保皇派,建立了以‘恩维尔帕夏’、‘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阿赫迈德?杰马勒帕夏’三人为领导核心的寡头政权。同年,青年土耳其党更名为统一进步党并掌握全国政权以后,开始对外重新推行‘大奥斯曼主义’,一边镇压民族独立运动,一边虎视被英法俄等国瓜分的殖民地跟领土,意图重现奥斯曼帝国昔日的荣光。
欧战的爆发给了奥斯曼帝国的那些大奥斯曼主义者绝佳的机会,在英国扣下了他们的战舰之后,奥斯曼帝国断然的接受了同盟国的拉拢,加入了同协约国交战的阵营中。
欧战之后的几年里,奥斯曼帝国为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第1、第2、第5、第9集团军遭受重创,伤亡士兵已经超过30万人,被俘高达7万人。然而付出的惨重损失也令奥斯曼帝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塞尔维亚战场上,土奥保三国联军合力击败塞尔维亚,虽然被奥匈帝国跟保加利亚占去了大头,但是为了拉拢奥斯曼帝国。同盟国经过协商之后,奥斯曼帝国得到了普里兹伦科索沃地区,同时在罗马尼亚宣布加入协约国之后,通过海军由黑海攻陷了罗马尼亚的沿海康斯坦察、图尔恰、格拉瓦尼地区——(
领土的扩张令奥斯曼当局暂时压下了国内的反战之中,尽管奥斯曼帝国现在国力衰微,但是在扩张跟重现‘大奥斯曼帝国荣光’的大旗下,至少还能支撑下去。
15年底,当英法联军撤出了达达尼尔海峡,俄军跟奥斯曼帝国在大高加索山脉的战事陷入僵局的时候。1916年2月,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中东爆发了反对奥斯曼帝国、争取民族独立的阿拉伯起义。2月5日,汉志的阿拉伯军队向驻扎在麦加附近的奥斯曼帝队发起进攻。在阿拉伯军队、部落武装的猛烈打击下,奥斯曼帝国在汉志的统治迅速瓦解。起义军连克吉达、麦加、塔伊夫等城,奥斯曼帝国除了从国内调集众军镇压外,情报组织很快便察觉到了是英国人跟俄国人在背后策划了这一切。
因为李汉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土耳其在过去几年间的战损远远小于历史上。这导致土耳其人可以调集更多的军队往中东镇压革命。到3月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