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走,谁知宋澜只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便点了点头,“钱塘清静,的确适合少傅休养。”
梅砚愣了愣,心里在想早知道就不准备那么多劝他的话了,到头来一句也没用上。
第118章 终章
梅砚带着东明一走, 就是两年没有回来。
期间梅毓带着妻儿回去探望过两位外祖,沈蔚也在回乡省亲时顺路去钱塘见过梅砚,就连宋南曛都嚷着去江南游玩了一回。
偏偏宋澜一趟也没去过, 他只是把自己埋首于朝政之中,宵衣旰食,朝乾夕惕, 将整个大盛治理得井井有条, 上至朝臣下至百姓无一人不说一个好字。
若非知道宋澜与梅砚的书信来往不断,梅毓都要开始怀疑他和梅砚是不是已经散伙了。
说巧也巧, 梅毓只是刚生出这样的念头,第二天散朝时就被宋澜留下了。
梅毓此时已升任左相,是满朝文武百官之首, 宋澜与他私下里见面时却还是会言笑晏晏地唤一句“兄长”。
宋澜开口说的便是有关梅砚的事,“少傅昨日刚来的信,说是身体已经大好,想要在钱塘开一间书塾, 孩子们多, 到时候会很热闹。”
梅毓思索道:“那是不错, 如今民间安居乐业,书塾是应该多办一些。”
他却不知宋澜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年轻的帝王十分感慨, 言语间有一种走过半生的老成语气。
“朕当初座上这个皇位的时候,大盛还是一派衰颓奢逸之像, 如今都好了, 眼下是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他顿了顿, 看向梅毓, “治理太平盛世用不上朕的雷霆手段。”
梅毓一愣, 在想自己是不是没听懂宋澜的意思。
宋澜的下一句话就已经跟了过来:“兄长,朕该让位了。”
他尽心竭力地治理好先帝留给他的这片河山,等到天下昌平的时候,他才可以挥挥袖子说走就走,两年来他殚精竭虑,为的就是这一天。
他说:“朕想少傅想得夙兴夜寐,一天也不能再等。”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