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
看起来不像太业余的爱好者会买的琴,起码不会是初学者的第一把琴,倒不是难上手,而是贵。一般人刚接触或者玩一下的话一般会选一两千的琴,芬达美专二代价格他当年买是一万多……也许现在已经降价了。
他有过一把同款琴,这琴刚出的时候他咬了咬牙买下,等了两个多月等琴飘洋过海来到他身边,买下它的原因很简单,他觉得这把夜空颜色闪闪发亮的琴和夜这星很相衬,当然琴的音色相较其他的贝斯要再清透一些,没那么闷。
收到琴的当晚他就爱不释手地练了整晚,说来也怪,那天灵感就像喷泉,他只花了两个多小时就做出了一首歌的粗略的旋律编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弹这把琴,整首歌本来是偏抒情的,像宁静的夜幕,但贝斯线此时不像其他歌一样只是作为不太有存在感的底,更像划过天幕的流星。
李萤心满意极了,然而给歌起名的时候卡了壳,总不能叫暗夜蓝贝斯之歌。他一向是个起名废,不过他联想能力很强,想着买这把琴是因为琴和乐队名字搭,那四舍五入一下因为这把琴而写出来的歌怎么不能算和乐队有点渊源呢。
于是他装模作样说自己为乐队专门写了一首《夜这星之歌》,但因为名字太土被陈悦驳回,后来就略称《夜这星》。
有了曲子和意象之后李萤心才慢慢往里头填词。
“夜这星”其实是日文单词,意思是流星,上了大学正式找了长期的鼓手成立乐队那天,看到新闻说哪里哪里有狮子座流星雨,李萤心说想不出名字的话我们乐队就叫流星吧,又还是陈悦在那叽歪个不停,说不能这么直接,要起就得起那种让人一眼看过去根本看不懂的名字,这样才比较装逼。
然后身为唯一一个会一点日语的老二次元陈悦查到了流星的日文汉字,说就叫这个吧,读起来很不通顺,会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又过了几年,他写出了这首和乐队同名的歌,在往歌里填词的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删改,最崩溃的时候他在文档里胡乱写上了“我对着流星许愿,许点什么愿呢,实在不行许愿我们乐队来个稳定常驻的好声音主唱吧啊啊啊写不出来好烦啊”,写完当然是又赶紧删了。
没有常驻主唱,是他那段时间比较大的烦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