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乃大奉贤德储君,对于百姓民生,敏怀慈心。并非那些高高在上,何不食肉糜的纨绔之辈!
好奇之下,阁老难免问询太子,为何身居宫宇,也能了解几多民生?
小萤再不好拿冷宫怡园的那些太监说嘴,便脸不红心不跳地祭出了葛先生。
“葛先生教了孤很多,他还说江浙安,而天下安。孤在少府当差的时候,也没少梳理江浙账本,奈何身不在那处,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想我父皇十七岁时,已经替皇祖父巡查封地,惩处贪官。哎,孤生不逢时,若是也能像父皇那般该有多好,如今竟是觉得自己见识到底浅薄了些,若不接触民生,如何能了解百姓疾苦?”
说者无意,听者却上了心。
腾阁老觉得太子的感慨有些道理。
先皇是从郊野出来的,是以体察民情,而当今陛下更是辅佐先帝登基的得力帮衬,结交过三教九流,行走过江湖之上,处理政务更是通透。
可到了太子这一代,几位皇子都是养在深宫之中,养尊处优,不是唱曲,就是擎苍牵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若承袭大统,岂不是要再重蹈前面几朝天子不贤的覆辙?
想到这,腾阁老有些急了,就在这时太子又幽幽感慨:“听闻阁老要带着门生同往江浙,真是心生向往,若孤能与阁老同去,虽然只是相陪在阁老左右,也定然能修习许多!”
腾阁老眼睛一亮:“太子所言甚有道理,太子若真想体察民生,这倒是个绝佳机会,不知殿下可愿随臣同往?”
小萤正等着这机会,却一路作难:“若能陪着腾阁老巡查民间,便是拜得名师啊,定能学得不少宫内学不到的国计民生……只是怕父皇不能答应……”
腾阁老却不在意地一挥手:“殿下不必顾虑这些,交给臣等来办就是!”
小萤自然放心,这位腾阁老可是满朝上下闻名的缠牙老妖精。
每次与陛下叫板的时候,那是上引天文,下用地理,一通引经据典,将行伍出身的陛下怼得哑口无言。
若不是有这般功力,他当初也不能说动陛下放了凤栖原出怡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