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第452节
他两眼含泪,激动得难以自持。
陆明珠赶紧把他扶起来,“新社会新风气,您可别行这么大的礼。”
“该谢,该磕的。没有您,我们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真不知道该如何熬过颗粒无收的三年光阴。”这个力工家在农村,属于天津范围,他也不是什么正式工,以前都是趁着农闲的时候来码头扛大包,后来天津码头成为陆明珠及其家人捐赠粮食的一个中转站,很多百姓自发前来帮忙,见他为人憨厚老实又有力气,运输公司把他留下来当个临时工,一直干到现在。
那年地里绝收,他们一家子空有十几个壮劳力,不得不做好随时逃荒的准备。
不光他们,还有他们整个生产大队。
虽然不允许盲流入城,但人到绝境,有的是办法离开,大不了逃荒的时候不进城。
万万没想到的是,才断炊两三天,大量粮食就送到了,分发到每个人手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有一定的口粮。
靠着那些粮食,以细换粗,大家都活了下来。
不进活下来,还活得比以前好。
自从计划经济以来,他们还留不住这么些口粮哩!
除了生老病死的以外,他们公社和周围几个公社乃至于整个县城就没饿死几个人。
就算是不肖子也好好地养着行动不便的老人,以期按人头拿到口粮。
第325章
听完这个力工的叙说,陆明珠忙问:“各个公社和生产大队的情况可好?有没有做好防洪抗灾的准备?自古以来都有久旱必涝的说法。”
忍不住再三重复。
真的,能多救一个人,她都觉得重复是有必要的。
这个力工连连点头:“做了,做了,社员们都齐心合力地挖渠筑堤,能挖多深就挖多深,能筑多高就筑多高,还用上了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