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给二两我都嫌寒碜,一两哪成?不行不行。”
莫大山蹙眉,满脸不赞同。他不是吝啬的人,远的不提,单论回来几个月周婶夫妻为他们兄妹所操的心,就不是能用银子来衡量的。
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心里门清,得恩三分报五分,有怨报怨不隔夜,如此旁人不敢轻易欺负,也不会让真心交好的人寒了心。
“啥不行,行得很,听我的。”
周婶不想跟莫大山在银钱上掰扯,霸气拍板,开始谈起提亲的需注意的细节安排。
要买什么礼,买多少,还需补充什么?
这些都要一一商议妥帖,免得有遗漏,去到女方家失了体面。
“晚些我去麻婆那算个好日子,你跟秀桃也别闲着,到胖子家割两斤猪肉请学堂的赵先生帮忙写婚书,先生事忙,你们早些去,他才好安排时间,抽空帮写。”
顿了顿,周婶怕莫大山兄妹粗心,处事不妥帖得罪人,便继续叮嘱,道:“先生是读书人,重礼节,题婚书是大喜事,该给的红封切记不要吝啬,面上人家或许不会说什么,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这个莫大山懂。
村子里不管红事白事,只要请人帮忙一个红封必不可少,红事沾沾喜气,白事去去晦气,这是对帮忙之人的尊重。
“婶子放心好了,我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娶什么媳妇,打光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