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谢敏:“谢某也正是此意,容大人还是维持了原先的判决,谢某离开前已经待家眷启程去往清河郡了。”
提起容大人,晏清姝忍不住叹息:“容大人此番劫难皆是受我牵连,平白遭了无妄之灾。”
谢敏:“这也是无可奈何,党争之事自古以来都无可避免,只要站队就要承受尊主失败的后果。”
晏清姝笑了笑:“所以太傅从不站队,只遵帝王。”
谢敏面露恭谦:“审时度势只是一方面,若帝王无德,自是不会盲目遵从。”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和理想,晏清姝不欲在此事上多言,便转而问起了第二件事。
谢敏:“这第二件事便是赋税。”
“赋税?”
谢敏:“在谢敏启程那日,殿下严查庆阳佃权的事已经传到了京城,朝堂争论不休,大多都是弹劾殿下专权,越过布政司行事不将朝堂法度放在眼里,只陛下觉得严查佃权内的猫腻是于国有利。”
晏清姝:“他是个好弟弟,只可惜如今他说了不算。”
谢敏:“不错,自从陛下越过尚书省私自下旨赐婚,程太后便以他年幼为由,夺了他的权,自己垂帘听政,如今的朝堂可谓是程氏的一言堂。”
晏清姝垂眸:“还要太傅大人多费些心思。”
“这是谢某分内之事,费心是应该的。”谢敏道,“关于赋税,现在国库空虚,朝廷有意增提赋税来填补亏空,但谢某认为这治标不治本,关键还得在各地私自截流税款、报假账上入手。”
晏清姝:“谢太傅是想让本宫在庆阳府,先做个表率?”
谢敏:“殿下既着手查了各县的账目,便不难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浑,浑水摸鱼的人有多多。每年地方赋税自留一部分,上缴一部分,但底下做假账瞒报的人太多,事实上朝廷收缴入账的税款杯水车薪,这也是为何各个藩镇的军费、赈灾款迟迟播不下来的原因。”
“谢太傅这是已经有想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