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仁的内涵是善。孔子推崇“礼”本质是弘扬人性的善,而荀子推崇“礼”更强调限制人性的恶。
而荀子教出的两大法家弟子,李斯和韩非子也体现出荀子非同一般的治国思想。
荀子提出了“法圣王和行道义”,“隆礼尊贤”的治国理念,但是大多数君主只看到了他的名声,再加上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曾真正的重用他。
荀子也深知自己的艰难处境,有失意也有无奈,但是自从收了[朔庭]这个学生之后就再也没有过这种感觉了,只有深深的愤怒。
这个问题不只是考嬴政,考的也是他和蔡泽。
马车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嬴政想着商鞅的法治给秦国带来的好处,再想想秦国延续到现在仍然执行的秦法,最后脑子里流转了一遍玩家们嘴里说的政法机关。
又看了看儒家大儒,组织了一下措辞说,“道德不能约束人,只有制度和律法才可以管束人,把好处和惩罚明确告诉众人,他们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至于道德,也只有基于律法才能实现。”
荀子和蔡泽惊奇极了,他们已经做好了小孩出口询问的准备,没想到小孩自己能够琢磨出这么多,虽然话语简短,但是他说出来的想法和荀子理念高度重合。
荀子个人的部分思想与法家重合,他更倾向于利用规则和制度去治理国家,这也是后来法家思想完善后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