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全世界都有。
四目相对,显然两人谁也无法说服谁。
很快丹尼尔·米尔诺败下阵来,因为他知道这个干瘦的小老头的性子有多执拗。
“好吧,但你不会在跟乔泽沟通的时候揭穿我的对吗?”
洛特·杜根耸了耸肩,道:“也许,甚至我想提醒你,乔的性格跟大多数不一样,也许你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在他看来不值一提。希望你跟他交流时,能控制好情绪,而且最好是从学术讨论开始。”
这是真心的话。
洛特·杜根怀疑如果丹尼尔·米尔诺上来就抛橄榄枝的话,可能被乔泽直接拉黑。
“不,洛特,我知道人十八岁的时候是什么心理。我那个年纪的时候恨不得全世界都能知道我是谁!只是可惜没那个能力。但你知道吗?我会想办法满足他的愿望。让他明白最正确的选择是在哪里。”
跟洛特·杜根的不太看好的情绪比起来,丹尼尔·米尔诺倒是显得信心满满。
洛特·杜根懒得置评强行把话题拉了回来:“好了,丹尼尔,让我们说正事吧。所以作为审稿人之一,你不会反对我再次为这篇论文做预热宣传了对吗?”
“不,为什么还要预热?难道不该趁着一波热度,直接把论文发出去吗?网络时代了,为什么一定要墨守成规的等到十二月再发布呢?直接发布在电子刊上,纳入sci索引,两个月后的实体杂志上再补发好了。这个年代,除了一些老家伙,谁还会坚持在杂志上去看文章呢?”
丹尼尔·米尔诺给出了更为激进的建议。
这个建议的确不错,大家不是都在质疑乔泽的论文没那个资格上官网预热宣传嘛,正好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大家,其实论文是两篇,第一篇论文只是开胃菜而已,毕竟论文的水平摆在那里。
众所周知,如此困难的选题研究个十年八年的也不过分。
所以《数学年刊》一次性收到了乔泽发来的两篇论文也是可以理解的。
无非是编辑部想跟大家开个玩笑,所以先给了前置论文预热。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