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未来的需求量,那么研发成本跟前期设备投入的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海洋太大了。
要把整个海底地貌都勘探完全,需要的海底无人集群数目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规模化量产带来的效益足以覆盖成本。至于钱从哪来……
嗯,材料学的革新恰好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不止是国内的需求,更重要还是国外的需求。
就比如苏立行今天要的那款自动修复漆,未来开始大面积使用的话,想来国外许多车企也是需要的,应该能卖的不错。
即便这种车漆生产出来之后不对外销售,也能让华夏的国产品牌在市场上竞争力大增。
同理,高标准的新型建筑材料,可不止是华夏可以使用。国外的震区也不少,尤其是在火山口的国家,能让抗震标准向上提高一大截的材料多少也是有些吸引力的吧?
当然类似的材料还有很多,理论上都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也能变得更可怕。
而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从新材料上突然发力这很合理,也符合很多人的预测。可以预见的是有了新材料加持造成的连锁反应,会让全球市场都产生一些奇妙的变化。
对于身处工业革命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感觉无非就是工作机会似乎变多了,更稳定了。甚至因为到处都在招工抢人,产生了所谓的用工荒,老板也难得变得大方了些,愿意给大家提提薪了,甚至可能还会主动给加班工资了。
只要豆豆这种明显破坏职场生态的生产力型产品不介入其中,这都是可以预见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其实人工智能有限介入这一过程问题也不大。
以华夏的庞大体量,各类大基建工程一旦真正启动,总是需要大量人力介入其中的。
新材料让许多曾经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比如在地球上原本不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打造一座体验型的旅游城市。周遭模拟火星或者月球的地貌,城市里在建几栋科技展览馆。周边再来个宇宙飞船发射中心。
这一套随随便便算下来就是成百上千亿的投入,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