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极小一部分落在墙上新挂的画卷里,货郎摇着手中拨浪鼓,明亮的眼睛里盛着对四周孩童的喜爱。
咚咚咚,咚咚咚,拨浪鼓的声音由远至近。
摇橹声,水花拍打青石台声,船夫的号子声,还有远远传来的叫卖声,轻微的布料相擦的€€€€€€€€声……
江济堂缓缓睁开眼,他站在一座拱形的石桥上,湿润的风吹拂着面庞,带着黄角兰的清香,底下载满瓜果的小船吱呀而过,两边行人往来,叫卖声不绝。
此刻的他已不是原本的模样。他穿着青灰色粗布的短上衣长裤子,袖口裤脚收紧了,裤脚收在皂色长靴里,头上似乎带着布帽子,手里拿着拨浪鼓,脖子上还挂着一块白色汗巾。
而一担两箱的货郎担就压在肩膀上。
货郎?这不是那幅画中货郎的装扮么?
咚咚的拨浪鼓声推开记忆的门€€€€他小时候常听妈妈讲她小时候的事。作为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孤儿,江女士也有很多特别的回忆,其中就有这个时代已不常见的货郎。
她小时候,村里经常来货郎。
如果是喊‘磨剪子’的,卖的多是生活用品,还带磨刀磨剪子的业务。如果是喊‘新鲜瓜果蔬菜’,那么就是卖菜卖水果的。
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插着很多彩色风车,挂着小风铃的担子,那多半是卖点心糖果和各种儿童玩具的。
“哎哟。”桥窄,一个妇人经过时和他的担子撞了一下,“侬个小货郎,不好好敲你的拨浪鼓停在这里作甚?咦,还是个白净小生哩。”
先是嗔,后是疑,语调一转又开始调笑,粉衣翠裙的妇人提着菜篮子笑盈盈地看他,一点不回避。
突然的场景变幻,突然能听懂的江南软语,江济堂觉得自己好像是被拉进某古装剧的懵逼观众,一瞬间居然不知道要说什么。
他低着头挑着担子匆匆从桥上下来,身后又是一串笑:“小货郎羞臊哩,才说了一句就火烧云,脸皮子这么薄,怎么好穿街走巷唤娇娘哟?”
从石桥上下来,就看到一排面朝小河的人家,门和河之间是青石铺的路,也是窄窄的,但并不拥挤,男男女女川流不息。
两边一间间小铺子迎着河开着,约莫百米就有一处小港口,时不时有小木船停下,向着来往的行人兜售船上瓜果蔬菜。
也有揽客的行船,船夫和船客一问一答间就说定了船资。
江济堂一边走一边看,仿佛做着悠长的梦。突然一声浑厚的叫卖声把他喊醒了。
“箍桶咯€€€€箍桶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