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子也不得清静,谁叫他们在其位不谋其事呢。
税负兹事体大,徐京墨可不觉得如今的自己能写出言之有物的税负政策,但是重税只会让民生变得更差,百姓生活不好,朝廷还能好吗?
朝廷这诏令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百姓不仅要支付更多的人头税,还少了个劳动力去耕作。那这天地的产出自然也会减少,收成少了,明年也没银子去免劳役,如此就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就是百姓越来越穷,朝廷的税收也会越来越少。
徐京墨半点不犹豫地痛批这诏令,他的论据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本才是正道。
这次的月考左言依旧是年级第三,徐京墨是年级第五,杜领航是年级第二十一。
崇山书院的夫子们聚在一起争论着,“这左言、徐京墨的成绩足已升至乙级壹班,明年下场乡试加上这二人,我崇山书院的胜算更高一筹。”
那国字脸的夫子反对,“学子的本事到了,自然可以下场,但是不是为了什么书院的胜算。”
田夫子插了一句“左言是准备明年下场,徐京墨还在犹
豫。”
“犹豫什么,难不成他是奔着头名在准备?”
田夫子只知道个一二,但是也不确定是不是真是原因,犹豫一下还是说,“徐京墨乡试要回原籍考,听说金陵的学政在院试时刻意刁难他,两场考试都将他安排在臭号旁。”
众人一听,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隐情,刚才那夫子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啊,“乡试的主考官是朝廷指派,又不是本省的提督学政。”
一直没说话的老者缓缓开口,“不必再争了。左言直接升到乙级壹班,徐京墨升到乙级贰班。”
众人虽然不知道为何这样安排,但是院长已经定下,自当遵从。
老者担心的是朝廷指派的人又是三皇子一系的,这乡试可是九天时间,徐京墨如今年岁也不大,没必要拿自己去冒险。
崇山书院能屹立数十年,又岂会只是个平平无奇的民间书院。之前唐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