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趣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杂趣书屋 > 赘婿科举路 > 第59章

第59章

被徐京墨称之为老师的可是温阁老,这下是真的没人再质疑社会实践课的意义了。

“体会了又如何?不过劳其筋骨,听起来很务实,但是没什么意义。”因为不会有人真的在体会过以后就去当农户,也不会有人因为干了点农活就能想出绝妙的主意让这农活变得更好干。

刘民意越是读书,越是觉得人皆虚伪。一个个说的比唱的好听,做起事来只为了自身的利益。

第55章 徐京墨慌了……

“人的一生总会面对无数的选择,你是选择知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行?”

徐京墨将的这两个典故都是出自《左传》,前者是晋国派大军救援被楚国攻打而投降的郑国,结果晋军到达时,就得知楚郑已讲和结盟,主帅认为此战已经不可胜利,所以应该“见可而行,知难而退”。

后者则是是鲁定公六年,宋国卿大夫乐祁,劝谏宋景公派使者去晋国,避免结怨于晋国。但是当时的晋国国内有矛盾,危险重重。陈寅预料到这一行的困难后劝乐祁知难而行,说“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刘民意自然读过《左传》,不过他没什么带入感,只是“读读”而已。

“诸位,乡试、会试所考的策问题,不一定要大开大合地去回答。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许多微不足道的事情,就比如今日你我在此犁地。”

犁地对于农户来说不过就是每日劳作,既不新奇,也不算大事。但是这犁地就没什么可讲的吗,不见得。

你们有人穿的是棉服,这衣服穿起来保暖又舒服,但是棉布不耐磨,如果真的穿着棉布下地干活,要不了几天这衣裳就破了,所以应该穿粗布麻衣。那么这样的小事,是不是印证了《中庸》中那句“因事制宜”。

见微知著本就是回答策论的一种方法,但是见不见得到全看个人。

之后几日都是这样,徐京墨和他们一起犁地、一起休息、随口聊到经义和典故。

这次对徐京墨来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刺头刘民意准备洗心革面、一心向学了。他苦恼的事情无非就是自己太正直,但是家里不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