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有没有前程,日复一日的,就会生了怨念。
有的人只是自请外放,有的人就会想法子走捷径。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只是这样的人生百态见得多了,他对人的期待也就逐渐没有了。
秦卓轩知道父亲想什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未曾。”
“之前陛下每隔几天还会上朝一次,如今一个月能不能上一次朝都不好说。再这样下去,怕是要起乱子了。”
这个之前是按年算的,齐武帝年纪越大,就越怠政,偏还要攥着手中的权利不放,弄得朝臣苦不堪言。
“您要想退下来,就趁早致仕。要是真的那位继位,儿子我可是打算辞官的。”读书人总有几分风骨,谁也不想遗臭万年。
秦阁老重重地叹了口气,他是想退,但是这会儿能退吗?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担着阁老的职责,就只能为了这苍生继续下去,不能为了保全一己之身就辞官求退。
和秦阁老有相同预感的还有温大学士,他虽然致仕却一直关注着朝政。眼看着又快要到会试的时间,皇帝不理政务,徐京墨这次也许能去考?
考上不是问题,只是考上以后可能没个好去处。温大学士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就想着等等再看。
不管皇帝有没有作为,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要过的。过路税减半,让大家都松了气,虽然还是难过,但是总是比之前好的。
乡试渐行渐近,崇山书院的气氛也越发紧张了。
“你说咱们能考上吗?”孟自强对自己一直不是太有信心,但是每次月考的成绩又都告诉他,他可以。
尹琪拍了拍他,“你在担心什么,不说其他班,咱们伍班的人可以对自己没信心,但是不能对徐夫子没信心。”
这次准备下场的人,都是徐京墨点头同意的,他能同意自然是说大概率能上榜。也有其他学子,知道考不中,还是想下场一试的,他也同意了。
伍班的学子不差那点银子,提前参加一次就当积累经验,也好让自己心里有数,知道自己距离考中还差多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