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胡大人一不小心扯断了自己的两根胡须,开钱庄最要紧的是有本钱,这钱庄的本钱偏不是他们自家的,而是该属于皇帝的。不仅如此,这些被截留下来的银子,最终更是被送去了京都某位贵人处。
这案子怕是要捅破天,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本没有参与这夺嫡之争,如今却是由不得他了。“庞师爷,怎么看那两位爷。”
“大人,这两位爷一位只谋私利,一位却心怀天下。”庞师爷猜这次给他们送账本的人就是那位的人,即便他们不给京都递折子,这事儿也一定会爆出去。与其到时候得个监查不力的罪名,不如照实请奏陛下。
胡大人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喂到嘴边的功劳,难道还要畏首畏尾地不敢张口去咬吗?证据确凿,即便是被借力打力又如何,他要的是功绩,足以让他再进一步的功绩。
再说贾大人那边,他马上就要退下来了,并不想再去折腾些事情,既然胡大人有心,那就全权托付出给他。“本官这年纪已经大了,精力有限,此事就交给你了,只一点,那位虽然没什么才干,但是手里可是管着兵的。”
若是兴兵作乱,局面一旦失控,胡大人这功劳恐怕也得要也的打折,说不定功过相抵,白忙活一场。文官治国,首求的是个稳字。
“多谢贾大人指教。”
胡大人自是知道轻重的,得了贾大人的许可,他转头就去找了临安的指挥使,大家都是正四品,虽说文武之间无甚交情,但是遇到这种大事,还是可以相互帮助的,谁会嫌弃自己功劳多呢。何况武官比文官更难立功,他这可是给他送机会。
胡大人写的折子和那账本正被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去京都。
大理寺右少卿陈大人家的书房里,“杜家的事情,你可知情?”
“我不受他待见,这些好事儿是不会让我沾手的,杜领兴开钱庄收租子的事我也只是知道而已。”
杜领航现在吏部验封司任主事,虽然只是个正六品的小官,但是也算是有个实差。他娶了恩师陈启的女儿,又在六部任职,已经许多年没有回过临安了。
虽然杜领航也是杜家人,但是只要他没参与过那些事儿,肯定可以从杜家的案子里摘出来。陈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