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儒家的思想,是要求人自律、修德,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做圣人,人有私心,行为便会利己。所以发展商业也不能任由商人随意行事。
他将商品分为三类,一是必须由国家掌控的,比如盐、铁,由国家垄断这些东西的生产和销售,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掌控重要物资,保证国家的安全。二是民生基础,必须加以调控,比如米粮、菜籽油,这些东西是民生之刚需,价格必须平稳,避免大幅波动导致人心不稳。三是其他类,这些东西都该交由市场自主定价,供需决定量价。
朝廷能做的很多,也很有限。为促进商贸的发达,就必须给商品流通创造好的环境,此为基建之策,即修路、发展漕运;为保证国家财政的发展,就应该针对不同的商品定下不同的税率,通过税收做到减负农户,丰厚国库;为遏制不良竞争,就要提出针对性的惩罚措施。
徐京墨专心作答,没有注意到的是殿内左前方一个两鬓斑白的中年人眼神复杂地盯着他。不止是他,还有几位朝臣也是格外关注他。
他这文思泉涌,全然没了饿意,硬是一口气全写完了才停下。距离交卷还有些时间,不过没什么检查、誊抄的必要,他直接交卷离开了。
殿试时考卷皆为考生亲笔,不再另行誊抄,考官直接阅读原卷。徐京墨交了卷子,考官自然可以直接先睹为快,这文章一气呵成,读下来也叫人觉得畅快。甚至有考官觉得从这份卷子得到了不少的启发,分类管理这个法子是个好法子。
朝臣都知道新帝的喜好,这前十份卷子里也就沈腾的有些独树一帜。齐承帝钦点的头三名,“就这样吧,本届恩科取士共计一百二十八人。”
一百二十八个不算多,但也不算少。恩科是加科,在朝廷冗官之患未解决时,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录取进士了。
沈家,沈阁老问沈腾,“你明知陛下的心意,为何要违逆他?”
“儿子写什么都不影响结果,若是殿试写了那些违心的东西,日后少不得要被人诟病。”沈腾这人心高气傲,与他父亲一样,坚守旧制,维护士大夫的利益。
沈阁老虽然觉得他这卷子会让新帝不喜,但是也算不得大事,忠言逆耳利于行。
“父亲,那徐京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