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帝是不会听劝的,甚至不希望有所谓的“公平、公正”的考核,这样程序会影响他手中的权利。
没有章程可循时,皇帝便是章程。
徐京墨听着这些往事,庆幸自己出仕时,是齐承帝当皇帝,而非是齐武帝,昏庸的皇帝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下官会谨慎而行,不辜负诸位大人的期望。”
没过两天,徐京墨又被温阁老喊去了温府。
比起在临安时,温阁老身上多了些许的威压,大抵就是因为这环境的变化。
“老师。”
温阁老点点头,徐京墨是他意料之外手下的学生,却也是最值得他骄傲的一个学生。“你之前问过我,为什么齐朝几乎没有王爷、国公,现如今可以告诉你答案了。”
齐朝的王爵并不能一直传下去,两代无大功便要降爵,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想也明白,这是为了削弱功勋的实力,到齐武帝时,之剩下不多的王爵。齐武帝登基,也是经理了一番血雨腥风,他的兄弟,幸存下来的只有三个,手中有权利的只有福王一人。
另外两个都是闲散王爷,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福王出身低微,小时候被其他皇子各种欺辱,还曾从他人垮下钻过。也不知何时起,福王就成了齐武帝的跟班儿,他几乎将自己视为齐武帝的仆人,大概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在齐武帝登基后才给了他点权利。
福王是宗人府的左宗正,虽然不是宗人令,但也是说的上话的正二品官员。更是曾让福王兼任吏部尚书,从未有过皇帝的兄弟能够接手六部之事,哪怕是权利最低的礼部。
徐京墨不明白,为何官员考核制度的修订会与这些功勋相关,他疑惑地看向老师,但是没能立刻得到答案,于是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听。
温阁老的话却是从福王转到了功勋中最高的爵位,国公。“得封国公者,必有军功。齐朝内忧不断,但无外患,这就让功勋们少了立军功的机会,自然也就与国公之位无缘。”
徐京墨还是问了出来,“老师,这些功勋都是走的武将或者宗人府的路子,与此次官员考核似乎并无关系?”
“你可知福王嫡子虽死,但是却留下了嫡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