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般小有资产的人家会在屋顶用上砖瓦,家里条件不好的才会只用稻草。然而一路走来,他只看见稻草屋顶、泥土夯筑而成的外墙,墙体更是布满了岁月的裂痕。
有时会看见熙熙攘攘的村里人,好些人都是光着脚,或者踩着一双草鞋,人们穿着的衣服更是能看出岁月的痕迹,不仅不合身、更是脱色严重,大人小孩儿身上的衣服都有着补丁。
已经到了夏日,大家伙儿都没有捂得那么严实,他甚至能看清露在外面的、瘦骨嶙峋的胳膊和小腿。小孩子的脸上不是健康的红润,而是营养不良的蜡黄。
一路走来才发觉之前他看到的一切也许已经是人为美化过的样子,渔阳的实际情况堪忧。要知道渔阳下辖十四个县,是北边最大的一个城池,曾今这里有三十万多人口,也不知现在还剩下多少。
徐京墨到了渔阳的第一件时间就是做“人口普查”,他从金吾卫借了人去办这事儿,比起当地不知深浅的一些官吏,还是金吾卫的人更靠谱。南宫云辞也调了些人来给他帮忙,论起与人打交道,还是商人最擅长。
徐京墨早就规划好了,等着确定好人口数量、耕地数量以后,他才能开始封耕地、推进国有土地的建设。他打算在国有土地那里重修一个粮仓,收储仓,届时会有专人负责看管。
等徐京墨看到各处的普查结果,也不得不说一句齐元礼死的好。在这群狼心狗肺的东西祸害下,原来三十多万人口的渔阳只剩下了到二十多万人,但是耕地的面积却翻倍了。
吃不饱穿不暖,成日担惊受怕还要做过去几倍的农活,要是这种日子再持续下去,九州不是反了,就是没人了。
他本来想直接按人口分地,现在想来还是有些不妥。不患寡而患不均,什么是均?绝不是平均,他很清楚,为平均而平均只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政令不同于其他,不能朝令夕改。思量许久,他还是决定请紫阁帮忙,“劳烦你帮忙传个消息出去,就说朝廷要免费分田地,但是每家分多少还没有定,此事务必做的隐蔽。”
“姑爷是想先探探百姓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