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情绪。
南宫云辞专门让人给儿子做了许多的小模型,即便徐京墨会带着儿子出门,但是也仅限于渔阳,这里有太多东西是没有的。反正南宫家不缺匠人,做些小东西倒也方便。
“你是不是又要忙起来了?”今年的童生试和院试是连着的,渔阳的官学成效几何也要见分晓了。不过是院试,却格外引人关注。
徐京墨抱歉一笑,“要忙一段时间,渔阳这些学子,没得到过肯定,即使学的还不错,心态上总是要差一些。”
考试的时候心态是会影响成绩的。秀才不过是科举之路的伊始,他希望渔阳的教育能普及的多些,也希望有天赋的人不被辜负。
渔阳的官学,不仅是夫子好,伙食和环境也好。南宫家捐了不少书籍给官学,让买不起书的学子可以通过抄书节约银钱,因为这些书都不是有注解的私藏版,更多的都是应试用书,所以允许他们自己抄录,也允许他们带走。
徐京墨换了一身儒袍去到官学,结果这些读书的人见他一个比一个激动。他本来是担心他们怕他,现在只纳闷儿他们的热情。
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三位崇山书院的夫子给他们讲了他过去的事情。不过十年而已,再回想却感觉已经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
许多学子都希望能得他指点一二,不过是院试,哪里有这么难?
不过徐京墨还是如他们所愿每隔十日来官学与他们分享些许。
重读四书五经,他又有些不一样的感悟,不为其他,只为务实。
有许多学子多了不以为意,徐京墨却不希望渔阳出来的官员都是好高骛远之辈。“诸位,可知渔阳的收粮仓修建用了四万多两银子。”
他们都知道收粮仓,但是都不知道是这般大的开支,有些人心里甚至案子揣测是官员贪墨。
徐京墨随便点了一个粗布衣裳的学子问,“你可知修建粮仓所需的哪些东西?”
被点名的学子脸上有些许迷茫,“学生猜想是要用木头吧?”
“其他人呢,有知道的吗?”
学堂里鸦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