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是足够吞噬一切的汹涌暗潮,冷笑着道:
“朕不止要一个个查、仔细的查!还要将当年经手此事的官员一个个挖出来,将当年参加科举的落榜士子一个个寻回来,看看你陈孟延是不是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胆敢行此株连之事!!”
随着最后一个字音落下,帝君“砰”的一声重重拍在御案上,隐忍多时的怒气终于忍不住在此刻爆发,厉声命令道:“速命户部将元安十五年负责主持会试的官员名单悉数调出,致仕者重新召回,在朝者连夜进宫,就连那些士子也一个都不许落下,哪怕散落在天南海北也必须给朕全都找回来!!”
科举,那是什么?那不仅是皇权对抗世家门阀的手段,更是替朝廷筛选治世之才的根本,如今却被这些所谓的天子近臣暗中操控,徇私舞弊,不知有多少英才被酒囊饭袋所替!
帝君先是震惊,随后是愤怒,更多的却是无尽的心痛,如今西陵外敌未平,尚有内忧,自己身边亲近的臣子居然就敢做这种毁国乱政的事,并且还是元安十五年的旧事,焉知这些年又有多少像崔琅一样的举子被权贵所害?!
此刻没有任何人敢承受高座上那名帝王的滔天怒火。
夜色尚且浓稠,宫门便已大开,先后有数百名鸿翎急使手举火把策马离京,扬起烟尘滚滚。户部尚书孔道明,太常寺少卿独孤涯,内阁大学士江镜堂,另还有六部之中当年经手主考事宜的大小官员尽数被宣召入宫,一时间风声鹤唳,惹得人心惶惶。
那些尚在睡梦中的王公贵族也被这阵动静惊醒,纷纷派出家丁仆役前去打探,然而皆是一无所获,只能坐立不安等待天明,暗自猜测宫内莫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元安十五年的春闱共有三百一十五人上榜,答卷皆在东华楼内封存,然而那年参加会试的举子共有上千人,每人答三场,一考四书义,二考诏诰表,三考经策史,所有答卷加起来怕不是有接近上万份。
而且帝君要的不止是这些,他还要看一名祖籍江州,姓崔名琅的考生从乡试开始的所有答卷,近乎数百人秉烛夜照,在东华楼内疯狂翻找,只恨爹妈给自己少生了几条胳膊。
今夜皇城之内风云变色,所有风波皆因楚陵的一封奏折而起,然而他却称病未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