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望略逊些,且诸多寺庙里的高僧,皆以入浮屠游学为重要修行,按字排辈,多数是要唤支童圣僧一声师伯师叔。自然,一空大师便成了佛门下,辈分最高,年纪最小的师
祖。
皙白修长的手指捻住沉珠,一空拂了拂素色袈裟,掩眸垂下长睫,微微点头。
*
大雄宝殿内庄重佛像在香烛映照下熠熠生辉,身着袈裟的僧人鱼贯而出,为香客诵经祈福。
丫鬟搀老太君跪佛像前敬香。赵氏、阮舒窈、陈秀宛依次跪在后头。对沈府而言,陈秀宛也不算外人,本来她府里有丧孝,不便入佛门,顶着大不敬,无非是想为心里的人,求个平安。
老太君虔诚叩拜,口中念念有词:“佛祖在上,太平弟子沈家妇,祈愿佛祖保佑沈家平安顺遂,孙儿沈慕时仕途无阻,劫难尽消。”
众人跪拜之时,住持老和尚往佛龛后望了一眼,无人留意到,佛像后堂露出一截素色袈裟。
住持思量半响,出言道:“阿弥陀佛,心诚则灵,老太君可要为家主,请一支平安签。”
“如此,有劳住持。”老太君暮然想起什么,道:“来时路上,听闻不少百姓谈论圣僧解签,不知说的是哪位高僧?”
住持微愣,看向老太君,笑道:“佛渡有缘人,圣僧只是路过此处。求得第一签之人,方得指点。”
老太君双手接过签筒,心中默念所求之事,签筒摇晃,掣出一支。
住持接过竹签,仔细端详片刻,面上露出深思之色,轻声道:“此乃中上签,签文所言,万事不定。然,只要心存善念,行善积德,必会迎来好运。”
老太君点头示意明白,心中却仍是迷茫。
陈秀宛与阮舒窈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担忧。
“劳烦住持,可否允我也掣一签。”陈秀宛此来,大半也是为了沈慕时,若不是救自己,堂堂大司马怎可能会在年节之际,被大理寺收押。
“阿弥陀佛。”住持递过签筒:“施主请。”
陈秀宛闭目凝神,心中祈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