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国家每年的优秀影视作品,还包括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不管多忙,她都会抽出时间上网冲浪,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
有些演员会给自己立“2g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设,好像这样就显得比较高级。但在互联网席卷全球的时代,这种闭门造车真的会有好效果吗?不见得吧。
应年接受了她的提议,但还是很失望。
就算能理解凌穗岁为什么不选他,他仍不死心地问:“我现在按照你说的方法去感受,还有机会吗?”
“……时间来不及。”凌穗岁如实说,“现在十月了,陈海的演员这几天就要定下来,我不可能拖到开机前一天再选人。”
应年最后的希望破碎,他都不记得自己之后说了什么,又是怎么挂断电话的。
他很难过,感觉之前为陈海做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因为太难受了,他甚至没心情吃晚饭。
保姆把这事告诉了他家的长辈,了解过此事后,他父亲本来想找童晓曼谈谈,被裴学海拦住了。
裴学海质问他:“你让他以后怎么和凌穗岁相处,业内又怎么看他?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您想哪去了,我只是想和丰收谈点合作,肯定能开出大家都高兴的条件……”
他又不傻,强按剧组低头,人家能好好拍吗?
“那也不行。”裴学海冷哼,“就是你们夫妻俩太惯着他了,才把他养成这样!他今年都多大了,想争取个角色还需要爸妈保驾护航,我看他从入行起,就没体验过什么叫试镜吧。”
应年父亲不敢吭声了,流程肯定是走过,但要说正儿八经去争取,那在《浪潮之下》剧组还真是第一次。
而且——应年本人都不知道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试镜。
让裴学海来说,应年这次被拒绝反而是好事。他不许家里任何人去找浪潮剧组沟通,毕竟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毕竟在内娱,除了凌穗岁,还有谁能忽视他身上的背景光环呢。
凌穗岁不清楚裴学海的打算,但她能感受到应年的心情。毕竟他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