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同一个造型团队,在不同作品中的水平不同,在内娱并不算什么新鲜事。这些粉丝酸了几句“对凌穗岁倒是用心”、“原来你们能做出好东西啊”,还有人质疑是不是团队同时接了很多单,把工作重心和优先级都留给《瑶台录》了。
这似乎是个很合理的说法,但妆造团队却是忍不住喊冤。
开什么玩笑,几个项目的拍摄时间压根就没多少重叠的部分,工作室又没有同一时间接好几个大单。就算粉丝对妆造有意见,也不应该造谣他们的职业道德吧!
虽然团队不方便明说,但还是有员工忍不住开了小号爆料——妆造效果不同,怎么不问问预算是否相同?用香蕉当报酬就只能请到猴子,有些剧组就给那点钱,还指望每套衣服都是纯手工定制不成?
在这方面,玉米视频真的很大方。不过平台的大方并非纯资源,也有一部分是基于凌穗岁的要求。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凌穗岁非常明白。
她能以招商的方式帮平台解决这么多资金问题,玉米总不能太小家子气,通过砍服化道的预算来减少支出,增加利润吧?
所以,童晓曼其实很能理解几个平台对凌穗岁又爱又恨的心情。她实在管得太多了,偏偏她管这些又不是基于私心,平台连站在道德高地谴责她的机会都没有,在谈判中天然就落了下风。
除了预算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只是很少有人会想到,那就是演员对妆造的配合度。这点在现代剧的影响或许不是很大,但在古装剧中尤其重要。
这个配合分两个方面,既有前期的造型沟通,演员定妆,也有拍摄现场的化妆准备。
前者很好理解,如果演员没空,或者态度敷衍,甚至不听专业建议,非要按照自己审美来,那效果就会很灾难;
至于后者,就要考验演员的敬业程度了。毕竟古装剧化妆时间可能会很长,就意味着演员要早起,才能预留充足的时间。
如果演员起不来,化妆师还能从床上把ta拖起来吗?显然不可能啊。要是演员迟到了,剧组又在催促进度,马上就要开拍,原来定好的妆造也只能极简处理。
以上多个因素都会影响到角色呈现在镜头前的妆造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