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就这样,那年对于她获奖的舆论评价也不是一边倒的恭喜。别看凌穗岁现在是“内娱大魔王”,她也是有成长期的。
后来又经过一系列事情,凌穗岁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其实可以办一个奖项,专门给这些新人评奖。
不仅是新演员,还有新导演、新编剧。裴学海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他表示愿意摇人,和凌穗岁一起把这个奖做大做强。
评奖和颁奖都不难,难的是怎么让这个奖项获得大众认可。既然没有官方背书,又不是观众投票,那这个评委团阵容就很重要了。
面对唐冰“怎么不找她”的询问,凌穗岁挠头回答:“我和裴导还没聊好,这个奖到底要设置什么样的门槛。”
导演和编剧另说,凌穗岁觉得,三十岁以下的演员都可以参与评奖,获得过业内主流奖(含提名)的就默认排除了,但裴学海主张把年龄定在二十五岁。
而且,这里指的是演员的年龄在上一个自然年评奖期时不能超过二十五岁,也就是说,这部作品必须得在演员二十五岁,或者更早之前播出。
凌穗岁认为这个条件太严格了,二十五岁要播出,那二十四岁就要拍,这还是在拍摄和排播都很顺利,作品不会被积压的完美情况下。
要是加点时间容错,演员在二十二、二十三岁就得拍参赛作品了,那就得更早在圈内崭露头角,才有这样的资源和机会。
她明白她和裴学海的分歧在哪——她认为新星奖虽然是掐尖,但也沾点“阳光普照”的鼓励意义,但裴导想选的不止是精英,更是天才,他就是要给年轻人上压力。
奖项意义都没聊拢,凌穗岁自然也就不急着到处摇人,反正她今年还有两部戏要拍,慢慢研究讨论呗。
听完她的话,唐冰若有所思。她能理解裴导想要天才演员的心理,不过她自己也是演员出身,更理解新人在成长路上的试错成本——不是每个人在接戏时,都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这种能力是需要学习的。
她们围绕着这个话题又聊了几句,唐冰提到她最近比较有空,凌穗岁眼睛就亮了。
唐冰瞬间警惕:“找我客串要收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